鲁迅说:不读(),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可见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道德经》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出自()。
A:《论语》 B:《中庸》 C:《诗经》 D:《论语》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出自()
A:《论语》 B:《老子》 C:《孟子》 D:《庄子》
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论语》中,孔子曾多次谈到“知”。这个“知”,就是了解、理解的意思。综合起来,孔子的“理解观”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第一,克己知人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
第二,自强有为。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宪问》)
2.“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先进》)
3.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里仁》)
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现实生活,以“从孔子的‘理解观’谈起”为副标题,自拟一个正标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18.默写(6分)
(1)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2)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 ,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4)西当太白有鸟道, 。(李白《蜀道难》)
(5)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6)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 。(王勃《滕王阁序》)
(1)奈何取之尽锱铢(2)一尊还酹江月(3)不患人之不己知(4)可以横绝峨眉巅(5)昨夜西风凋碧树(6)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名句默写与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锱、铢、尊、酹、己、巅、凋、衡。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5.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淇水汤汤,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经·氓》)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 。(李清照《醉花阴》)
(2)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郦道元《三峡》)
(3)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子曰:“ ,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15、(1)渐车帷裳 半夜凉初透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回清倒影
(3)扪参历井仰胁息 不患人之不己知
(6分,每空1分,每处有错、漏、添字则不得分)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数罟不入洿池,____________ 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4)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5)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6) ,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1)弃掷逦迤(2)赢得仓皇北顾(3)鱼鳖不可胜食也(4)艰难苦恨繁霜鬓(5)山岛竦峙(6)不患人之不已知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音近字、形近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常积累,边读边写,记熟练后自我默写检测,争取句句过关。名句范围一般是初高中必修、选修,以及部分课外名句(四书五经、历代经典诗文名句)。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本题中,要注意以下这些字的书写,如:“逦迤”、“赢”、“鳖”、“霜鬓”、“竦峙”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断岸千尺。 (苏轼《后赤壁赋》)
人间如梦,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至于幽暗昏惑, ,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亦余心之所善兮, 。 (屈原《离骚》)
【答案】
(1)江流有声 一尊还酹江月
(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而无物以相之
(3)不患人之不己知 虽九死其犹未悔
【解析】
试题分析:第1句要注意“尊、酹”两字的字形;第2句注意虚词“则、而、以”的准确记忆;第3句注意“犹”字的准确记。“名篇”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等。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平时复习应强化名篇名句的反复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60分)
子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请以“知己与知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800字。
参考2008年辽宁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在《论语》中,孔子曾多次谈到“知”。这个“知”,就是了解、理解的意思。综合起来,孔子的“理解观”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第一,克己知人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
第二,自强有为。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宪问》)
2、“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先进》)
3、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里仁》)
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现实生活,以“从孔子的‘理解观’谈起”为副标题,自拟一个正标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