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哈姆莱特》这篇文章的艺术特点?
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特约评论员文章,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这篇文章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 B:这篇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上 C:围绕这篇文章的讨论,成为中国__政治路线调整的先声 D:这篇文章发表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
只有具有一定文学造诣且具有生物学专业背景的人,才能读懂这篇文章。
如果上述命题为真,以下哪项不可能为真?
A:小张没有读懂这篇文章,但他的文学造诣是大家所公认的。 B:计算机专业的小王没有读懂这篇文章。 C:从未接触过生物学知识的小李读懂了这篇文章。 D:小周具有生物学专业背景,但他没有读懂这篇文章。 E:生物学博士小赵读懂了这篇文章。
小张数一篇文章的字数,二个二个一数最后剩一个,三个三个一数最后剩一个,四个四个一数最后剩一个,五个五个一数最后剩一个,六个六个一数最后剩一个,七个七个一数最后剩一个……,这篇文章共有多少字?( )
A:501 B:457 C:421 D:365
如果把这篇文章分为三个层次,最恰当的一项是( )。
A:(1)—(3)∕(4)—(9)∕(10)—(13) B:(1)—(4)∕(5)—(9)∕(10)—(13) C:(1)—(2)∕(3)—(8)∕(9)—(13) D:(1)—(5)∕(6)—(8)∕(9)—(1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国庆六十华诞联欢晚会成功的原因是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B:不闯红灯,是衡量一个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C: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我的教育太大了。 D:这篇文章不仅语言流畅,而且对问题的分析也入木三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还要文绉绉的。 B:他光荣地加入中国__员。 C:我对《旅鼠之谜》这篇文章有着较大的兴趣。 D:《藤野先生》这篇文章塑造了一个专心治学,关心学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人物精神。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对写文章有两个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B:前夜看了“塞上风云”的预告片,便又回忆起猩猩峡外的沙漠来了。 C:《光明日报》刊出的“小小手机,关乎党风政风”这篇文章,我认为有三个特点。 D:这事明明是他干的,还装作不知,问这是谁干的?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语文教学的问题,叶老有一句精辟的话,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B:《光明日报》刊出的“小小手机,关乎党风政风”这篇文章,我认为有三个特点。 C:对我国经营管理人员来讲,意识到这一点:计算机化企业,计算机化经济时代和计算机化企业经济管理思想正在形成,是极为重要的。 D:王先生到底称赞我的什么呢?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勇气可嘉,什么都敢画?或者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