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师道德行为目的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客观善的行为可以因目的的善而增加其善; B:客观善的行为可以因目的的恶而减少其善; C:客观恶的行为往往指除了结果的恶外,目的也是恶的; D:中立性行为可因目的的善恶而改变其善恶性质

明朝《医有百药》言:古之圣人,其为善也,无小而不崇;其于恶者,无微而不改。改恶从善,是药饵也。这说明( )。

A:人的善恶观念决定其善恶行为 B:道德教育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方式 C: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影响其身心健康 D:善恶相对,有恶方有善,有善才有恶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3分)

所 憎 者 有 功 必 赏 所 爱 者 有 罪 必 罚 存 善 天 下 鳏 寡 孤 独 振赡 祸 亡 之 家 其 自 奉 也 甚 薄 其 賦 役 也 甚 寡 故 万 民 富 乐 而无 饥 寒 之 色。

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存善天下鳏寡孤独/赈赡祸亡之家/其自奉也甚薄/其赋役也甚寡/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浅易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标点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读多背,形成语感。有了一定的语感,读到该停顿之处,就会自然而然地停顿,不必苦思。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本句大意为:即使是平时憎恶的人,有了功劳也一定给予奖赏;对于平时喜欢的人,如果犯了罪也一定给予处罚。对于百姓中的鳏寡孤独,养活他们让他们生存下去;对于遭受天灾人祸的人家,即时给以救济。他自己的俸禄也很微薄,向百姓征收的赋税劳役也很少,天下的老百姓富足快乐而没有忍饥挨饿的情况。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18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说得好:上天赐给人两样东西——希望和梦——来减轻他的苦难遭遇。 B:我一定要跳起来,亲眼看看墙上的斑点到底是什么——是一枚钉子?一片玫瑰花瓣?还是木块上的裂纹? C:“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老人中,也不乏充满希望的人。这是一些真正的人,永不衰老的人。 D:唐代刘知几的《史通》总结了史传文学的经验,其中说“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18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说得好:上天赐给人两样东西——希望和梦——来减轻他的苦难遭遇。 B:我一定要跳起来,亲眼看看墙上的斑点到底是什么——是一枚钉子?一片玫瑰花瓣?还是木块上的裂纹? C:“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老人中,也不乏充满希望的人。这是一些真正的人,永不衰老的人。 D:唐代刘知几的《史通》总结了史传文学的经验,其中说“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一提到学习修辞,往往引起联想,就是怎么把话说得漂亮一些?怎样把文章写得优美一些? B:唐代刘知几的《史通》总结了史传文学的经验,其中说:“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就是说,爱它而要晓得它有缺点,恨它而要晓得它有长处。 C:从今年1月1日起,建筑管理部门规定,建筑企业必须“两证”齐全(安全许可证和企业资质证),方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D:作为一家拥有近60年历史的国际电子产业巨头,日本索尼公司不可能不知道侵犯其他企业专利权将意味着什么?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