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潜望镜、万花筒的镜片材料应满足的条件是()

A:对光的反射率很高 B:对光的透射率很高 C:能使不同波长的光折射到不同角度 D:能放大景物

万花筒专享10元GPRS套餐,含流量()M/月。

A:100 B:200 C:300 D:500

客户退订万花筒B套餐,编辑短信()。

A:QXWHTA到10086 B:QXWHTB到10086 C:QXWHTA到10627777 D:QXWHTB到10627777

客户办理万花筒B套餐的月租费是()元/月。

A:5 B:10 C:20 D:30

把万花筒一端对着光亮的地方并转动,从另一端能看到千变万化的图案,这是因为万花筒内放置的(  )

A:平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同学们曾玩过万花筒,它是由三块等宽、等长的玻璃片围成的,如图3是万花筒的一个图案,图中所有三角形均是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其中的菱形AEFG可以看成是菱形ABCD以A.为中心逆时针旋转 度得到的。


120

同学们曾玩过万花筒,它是由三块等宽等长的玻璃片围成的.如图是看到的万花筒的一个图案,图中所有小三角形均是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其中的菱形AEFG可以看成是把菱形ABCD以

A:为中心(   ) A.顺时针旋转60°得到 B:顺时针旋转120°得到 C:逆时针旋转60°得到 D:逆时针旋转120°得到

同学们曾玩过万花筒,它是由三块等宽等长的玻璃片围成的.如图是看到万花筒的一个图案,图中所有小三角形均是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其中的菱形AEFG可以看成是把菱形ABCD以

A:为中心( )A.顺时针旋转60°得到 B:顺时针旋转120°得到 C:逆时针旋转60°得到 D:逆时针旋转120°得到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小说在青少年的阅读生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各式各样新创作的小说让人眼花缭乱,我们需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细心挑选。 B:大自然用出神入化的手法,将深浅浓淡、隐显明暗的色彩,一搭配、一组合,天空一下子就变成万花筒啦。 C:我感到这是一次从特殊转向普遍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也认为这是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尔的追求。 D:当浮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时,物体上浮,反之物体下沉。

神奇的极光 曹冲

在我国的古书《山海经》中有极光的记载。书中谈到北方有个神仙,形貌如一条红色的蛇,在夜空中闪闪发光,它的名字叫烛龙。关于烛龙有如下一段描述:“人面蛇身,赤色,身长千里,钟山之神也。”这里所指的烛龙,实际上就是极光。

极光这一术语来源于拉丁文伊欧斯一词。传说伊欧斯是希腊神话中“黎明”的化身,是希腊神泰坦的女儿,是太阳神和月亮女神的妹妹,她又是北风等多种风和黄昏星等多颗星的母亲。极光还曾被说成是猎户星座的妻子。

极光是人们能用肉眼看得见的唯一的高空大气现象,它被视为自然界中最漂亮的奇观之一。

在寒冷的极区,人们举目望夜空,常常见到五光十色、千姿百态、形状各异的极光。毫不夸张地说,在世界上简直找不出两个一模一样的极光形体来。从科学研究的角度,人们将极光按其形态特征分成五种:一是底边整齐微微弯曲的圆弧状的极光弧;二是有弯扭折皱的飘带状的极光带;三是如云朵一般的片朵状的极光片;四是面纱一样均匀的帐幔状的极光幔;五是沿磁力线方向的射线状的极光芒。极光形体的亮度变化也是很大的,从刚刚能看得见的银河星云般的亮度,一直亮到满月时的月亮亮度。最为动人的当然是极光运动所造成的瞬息万变的奇妙景象。极光的运动变化,是自然界这个魔术大师,以天空为舞台上演的一出光的话剧,上下纵横成百上千公里,甚至还存在近万公里长的极光带。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极光的色彩,早已不能用五颜六色去描绘。说到底,其本色不外乎是红、绿、紫、蓝、白、黄,可是大自然这一超级画家用出神入化的手法,将深浅浓淡、隐显明暗一搭配、一组合,好家伙,一下子变成了万花筒啦。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能分辨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

长期以来,极光的成因机理未能得到满意的解释。直到 20世纪60年代,将地面观测结果与卫星和火箭探测到的资料结合起来研究,才逐步形成了极光的物理性描述。

现在人们认识到,极光一方面与地球高空大气和地磁场的大规模相互作用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太阳喷发出来的高速带电粒子流有关,这种粒子流通常称为太阳风。由此可见,形成极光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大气、磁场和太阳风。

地磁场分布在地球周围,被太阳风包裹着,形成一个棒槌状的腔体,它的科学名称叫做磁层。为了更形象化,我们打这样一个比方。可以把磁层看成一个巨大无比的电视机显像管,它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聚焦到地磁的极区,极区大气就是显像管的荧光屏,极光则是电视屏幕上移动的图像。但是,这里的电视屏幕却不是18英寸或24英寸,而是直径为4000公里的极区高空大气。通常,地面上的观众,在某个地方只能见到画面的1/50。在电视显像管中,电子束击中电视屏幕,因为屏上涂有发光物质,会发射出光,显示成图像。同样,来自空间的电子束,打入极区高空大气层时,会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导致发光,人们便见到了极光的图像显示。

极光不仅是个光学现象,还是个无线电现象,可以用雷达进行探测研究,它还会辐射出某些无线电波。有人还说,极光能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极光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它还直接影响到无线电通信,长电缆通信,以及长的管道和电力传送线等许多实用工程项目。极光还可以影响到气候,影响生物学过程。当然,极光也还有许许多多没有解开的谜。

19.试概述极光形成的原理。(4分)

20.简要分析下面两个语句的语言特色及其作用。(5分)

(1)是自然界这个魔术大师,以天空为舞台上演的一出光的话剧。

(2)好家伙,一下子变成了万花筒啦。

21.标题为什么要用“神奇”一词来修饰“极光”?(6分)

19.①分布在地球周围的磁场(磁层)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②汇聚成电子束,③聚焦到地磁的极区大气层,④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导致发光,便产生了极光。

[4分。共四个得分点,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四点得4分。]

20.(1)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极光运动所造成的瞬息万变的奇妙景象。

(2)运用口语和比喻,通俗、形象地介绍了极光色彩的丰富和变幻,并流露出作者的赞叹之情。

[5分。(1)2分,其中“比喻”1分,“瞬息万变的奇妙景象”1分。(2)3分,其中“口语、比喻”1分,“色彩的丰富和变幻”1分,“赞叹之情”1分。]

21.①极光在中外文化中都有美丽的神话传说,在古代被蒙上神秘的色彩;②我们所看见的极光,常常是五光十色、千姿百态、形状各异,且变幻莫测的;③极光的来龙去脉长期

以来众说纷纭,直至今天,极光仍有许多未解之谜。

[6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6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