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者:王某,男性,20岁,某职业技术学院二年级学生,因担心别人害自己而多次从学校逃跑,由家长送到心理咨询中心。案例介绍:王某近几个月来经常缺课,成绩下降明显,一个多月来不明原因地多次从学校逃跑,常说有人要害他。一天晚上,他惊叫着冲出学校,说学校领导要枪杀他。老师要求家长带他看病。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王某的一段对话:心理咨询师:我能为你提供哪些帮助?王某:我害怕,晚上不敢睡觉,天天听见他们议论我,说我偷东西,还偷老师的钱。心理咨询师:谁在议论你呀?王某:我们学校的同学和老师。心理咨询师:你怎么知道别人在议论你啊?王某:我都听见多少回了,我们学校没一个好人。心理咨询师:你听到他们议论你什么?王某:他们都说我是小偷,到处瞎说,还在广播里说,现在学校里那些人都在监视我,他们的秘密行动快开始了。心理咨询师:你害怕什么呢?王某:我班长当得好好的,让我当学生会__我才不干呢。心理咨询师:你怎么知道要让你当学生会__?王某:他们知道我要来检阅,早早地就都赶到教室等我了。心理咨询师:你是哪个学校的?王某:北京大学的,我们造的车可漂亮了。心理咨询师:你知道你现在在哪里吗?王某:不是学生会吗?心理咨询师:如果家长带你去医院做检查,你愿意去吗?王某:我才不去呢,我没病。
王某说:"我班长当得好好的,让我当学生会__我才不干呢",最可能的是()。
A:强迫观念 B:超价观念 C:思维散漫 D:钟情妄想
()是()中最能体现同仇敌忾、抵御外侮的战斗精神的诗篇诗日“岂日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秦风无衣》;《诗经》
《秦风___ 》是《诗经》中最能体现同仇敌忾、 抵御外侮的战斗精神的诗篇, 诗日:“岂
日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
岂曰无衣?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
与子同袍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危险) B:修我戈矛,从王于师 (整治) C: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交付) D: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写文章献给)
【兴】意思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权学》 (降落、降下)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兴盛、兴旺) C:王于兴师,修我戈矛《诗经·秦风·无衣》(发动) D: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兴致)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19题。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16.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危险)
B. 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写文章献给)
C.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抛弃)
D.修我戈矛,从王于师 (修整,整治)
17.下列加点的多义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焉用亡郑以陪邻(哪里,怎么 )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代词,他)
B.失其所与(动词,结交) 卒与尸合(介词,和)
C.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顺承) 夜,缒而出(修饰)
D.然微以自文于君亲(无,没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
18.文中借以表达死于故乡或故国的词语是( )
A.日月B.正丘首C.返吾衣冠D.九庙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每题3分,共6分)
⑴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⑵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16.B
17.A 18.B
19.略
20.默写和填空(共8分)
⑴已而相如出, , 。
⑵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 , 。
⑶嗟乎! ,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⑷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 。
20.略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蹑足行伍之间,而 , , ,转而攻秦;斩木为兵, ,天下云集响应, 。
(贾谊《过秦论》)
(2)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 (《诗经・秦风》)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其孰能讥之首?(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碧云天, ,西风紧, 。 ?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
(1)崛起阡陌之中 率疲惫之卒 将数百之众 揭竿为旗 赢粮而景从
(2)与子同仇 可以无悔矣 黄花地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诗经•秦风•无衣》中写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其中,“王”是指( )
A:周王 B:秦王 C:西戎首领 D: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