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明年秋,送客湓浦口:第二年秋天,送客人到湓浦口。 B:去来江口守空船:(商人)去去来来,我都在江边独自守着空船。 C: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我从京官外调已经两年了,心情平静,安于现状,却被这歌女的话语打动了,今晚才感觉有被贬的失意之情。 D: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今夜听到您琵琶弹奏的乐曲,就像听到仙界的音乐一样,我的耳朵一下子清亮起来。
与“迁客骚人”的“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战、守、迁皆不及施 B: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C:再迁为太使令 D: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找出下列各实词的意义用法不同于其它的一项 迁( )
A:府吏闻新妇:贺卿得高迁(《孔雀东南飞》) B: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白马篇》) C: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琵琶行》并序) D:且迁我如振落叶,而固吝者何(《记王忠肃公翱事》)
把“是”字按用法归类,恰当的一项是( ) ①唯利是图 ②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③是说也,人常疑之 ④一无是处 ⑤莫衷一是 ⑥唯予马首是瞻 ⑦同是天涯沦落人 ⑧不知木兰是女郎
A:①⑥/②③/④⑤/⑦⑧ B:①④/②③/⑤⑥/⑦⑧ C:①⑤/③⑦/②⑥/④⑧ D:①④/②⑦/③⑤/⑥⑧
2.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铸以为金人十二
A: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B: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下列各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申之以孝悌之义 C: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文言文阅读理解。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13.下列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①明年秋 ②委身为贾人妇 ③曲罢悯然 ④今漂沦憔悴 ⑤铁骑突出刀枪鸣 ⑥整顿衣裳起敛容 ⑦恬然自安 ⑧因为长句 ⑨暮去朝来颜色故 ⑩去来江口守空船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⑦ C.①③⑧⑨ D.④⑤⑨⑩
1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例:歌以赠之
A.浔阳江头夜送客 B.遂命酒
C.问君西游何时还 D.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1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感斯人言 B.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
C.转徙于江湖间 D.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16.翻译下列句子
①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
②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③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13.B
14.B
15.C
16.①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
②被这个人的话所感触,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
③于是创作了这首七言诗,作歌行来赠送给她。
【解析】
13.
试题分析: B项②③④⑦都是古今同义的词语,其它几个词语都是古今异义词。①“明年”古义为第二年,今义为今年的下一年;⑤“突出”古义为撞击、冲突,今义为表现比平均水平优秀;⑥“整顿”古义为整理,今义为使紊乱变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⑧“因为”古义为“因”有表因果、趁机、于是等意义,“为”有做、当等意义,要具体分析。今义:表因果的关联词;⑨“颜色” 古义为脸色、女子的姿色,今义为色彩、颜料;⑩“去来” 古义为去了以后,今义为去和来。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类活用,例句与B项加点字都是名词作动词;ACD三项的加点字都是名词作状语。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
试题分析:C项是介词结构后置句;ABD三项都是省略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
试题分析:文言翻译应当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还要字字落实,尤其要抓住一些关键字。关键字①命酒”指命人摆酒;“快”指畅快的;“悯然”指闷闷不乐的样子;②“斯”这个人;“是”这;③“因为”指趁机作了,“歌”指作歌。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贬官) B.凡六百一十六言 (凡是)
C.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这) D.命曰《琵琶行》 (命名)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 静女其姝
B.转徒于江湖间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C.委身为贾人妇 因为长句
D. 歌以赠之 皆以美于徐公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B.遂命酒
C.使快弹数曲
D.歌以赠之
【答案】
15.B
16.B
17.C
【解析】
15.试题分析:B(凡:总共,一共)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B级。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16.试题分析:B(A其:代词,那/形容词词头。B于:介词,在 。C为:成为/写,作。D以:表目的,用来/认为,以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点评:这种题型是考虚词题最常见的题型,相对而言也比较简单,只要能将各个句子看懂,分辨出这几个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就行了。
17.试题分析:C(A夜: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 B酒:名词作动词,摆酒。 D歌:名词作动词,作歌。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点评:对于词类活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是相对简单的,一般学生都能判断出来。就是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和名词活用为状语学生不好区分,如果该词后面跟的是名词,那么这个词就是活用作动词,如果后面跟的是动词,那就是活用作状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盆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选自《琵琶行》
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明年秋,送客盆浦口 明年:第二年
B.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 本:原来(是)
C.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因为:表原因的连词
D.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快弹:畅快地弹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铮铮然有京都声 / 苏子愀然 (选自苏轼的《赤壁赋》)
B. 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选自李白的《蜀道难》)
C.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 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 (选自林觉民的《与妻书》)
D.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选自归有光的《项脊轩》)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A. 委身为贾人妇。
B. 转徙于江湖间。
C. 歌以赠之。
D.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言文是对《琵琶行》这首诗歌的创作缘由作了简要的说明。
B.创作缘由不仅是因为送客时听到了美妙的琵琶声,而且更因为琵琶语触动了诗人情
怀。
C.诗人被贬江洲一直都很郁闷,不遇之情耿耿于怀,遇到老朋友琵琶女后得以解脱。
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被排挤的悲苦心情,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控诉。
【小题1】C
【小题1】A(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小题1】A(BCD都是状语后置句。)
【小题1】C(琵琶女并不是诗人的老朋友。)
解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