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旦舂
决定芯盒填砂方向(舂砂方向)的最主要原则是()。
A:根据铸件下芯方向 B:保证舂芯质量 C:减少木材消耗 D:减少芯盒中活块数量
舂砂时,舂头应和模样保持()mm的距离,以免损坏模样或局部舂得太硬。
A:20~40 B:40~55 C:55~70 D:70~85
在舂制细长的轴类砂芯时,工艺上为保证砂芯紧实度,要求舂制方向为立舂,在芯盒制作上应该采用()方法。
A:加强芯盒强度 B:加强芯盒刚度 C:芯盒在高度方向分段 D:芯盒长度方向对开,其中一半按高度方向分段
【间】选出解释正确的一项: ①且放白鹿青崖间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间,之间) ②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扁鹊见蔡桓公》(一会儿) 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间隔) ④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时、偶尔) ⑤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鸿门宴》(中间) ⑥石错出其间,如林立 《道山亭记》(之间、中间) ⑦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间隔)
A: ①②③⑥ B: ②③⑥⑦ C: ①⑤⑥⑦ D: ①②⑥⑦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不加思索 沧海一栗 冯虚御风 白鸥骄翼 B:露湿青皋 村墟夜舂 祟山峻岭 少长咸集 C:书生意气 星辉斑斓 天伦之乐 毫不相干 D:黯然泪下 阴谋鬼计 头破血流 摇头摆尾
选出加点词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 )
A:距其院东五里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D: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下面从修辞方面对语意进行分析,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作者借谢灵运来写自己清高脱俗的情怀。 B: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作者从正面和侧面来写雪景,侧面描写的句子又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 C: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上句有词语缩减现象,翻译时必须补出相应内容才能符合文意,即“夜舂”后补出“谷子”,“疏钟”后补出“声音”。 D:以匡国致君为己任,以安民济物为心期 这句话出现上下文用词不同而意义相同的现象,如“民”和“物”,其实都指代百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独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比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3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山殊可过 过:越过
B.足下方温经 方:正在
C.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间:疏远
D.与山僧饭讫而去 讫:说话
3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与山僧饭讫而去 吾尝终日而思矣
B.辄便独往山中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绽
C.复与疏钟相间 还必相迎娶
D.步仄径,临清流也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3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
(2)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30.B
31.D
32.(1)天气和风舒畅,旧居蓝田山区很值得一游。(关键词:景气、故山、殊)(2)多想念从前你我搀着手吟诵诗歌,在狭窄的小路上漫步,临近那清澈流水的情景。(关键词:曩昔、步、仄径)
【解析】
30.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解释代入原文语境考察。题中,A项的“过”是“造访、游览”之意。C项的“间”是“错杂、交错”之意。D项的“讫”是“结束”之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1.
试题分析:题中,A项的“而”,前者表顺承,后者表修饰。B项的“辄”,前者相当于“于是”,后者相当于“常常”。C项的“相”,前者表“相互”,后者表一方对另一方的动词,这里相当于第二人称代词“你”。D项的“临”都是“靠近”之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2.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第(1)句中的“景气”即天气;“故山”指过去的山居;“殊”作程度副词,相当于“很”。第(2)句中的“曩昔”即过去;“步”作动词,步行;“仄径”即很窄的小路。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