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色?( )

A:蓬莱阁 B:腾王阁 C:崂山 D:百花洲

白面书生最初的意思是指( )。   

A:学识渊博的读书人 B:见识浅的读书人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

①漫江碧透, 。(__《沁园春·长沙》)

②商女不知__恨, 。(杜牧《泊秦淮》)

③春如旧,人空瘦, 。(陆游《钗头凤》)

④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⑤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 ,君之所知也。(《烛之武退秦师》)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⑦浮光跃金,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

⑧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①百舸争流 ②隔江犹唱《后庭花》③泪痕红浥鲛绡透  ④烽火扬州路⑤朝济而夕设版焉⑥驽马十驾  ⑦静影沉璧⑧渺沧海之一粟(共8分,每句1分,有错别字则该句不得分)


解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①

【清】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②?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注】①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

②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

(1)这首诗的最后两句用了什么典故?“比翼连枝”所化用的诗句是哪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若只如初见”应如何理解?表达了女子什么感情?

(1)最后两句用的是唐明皇与杨玉环爱情故事的典故,或答《长恨歌》亦可。诗句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每个要点各2分)

(2)此句意思是说与意中人相处如果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那样甜蜜和快乐。表达了女子对昔日甜蜜生活的眷恋,对如今佳情难再的哀叹。(每个要点各2分)


解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诗中的李中丞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对他寄予了怎样的情感?试结合诗句概括。

答:

诗歌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塑造李中丞的形象?请举例说明。

答:

【小题1】答案示例:李中丞是一个退伍将军,他早年征战沙场,忠勇爱国,舍生忘死,战功赫赫,晚年却罢归流落。此诗表达了作者对老将军的无限同情。

【小题1】答案示例:对比手法。将李中丞的叱咤沙场与不幸遭遇进行对比,表现作者对他的遭遇的不平与同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最后一联描绘了一幅江水茫茫、夕阳西下的图景,含蓄地表现了老将日暮途穷的不幸遭遇,充满伤感之情。


解析:

下列对文学知识的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小说的三要素是指人物、情节、环境。人物性格的刻画往往直接揭示主题,情节的发展、矛盾的解决常常表现主题,环境描写对主题一般起烘托、强化作用。 B:《水浒》是我国古代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著名长篇小说,明朝施耐庵著。最早的本子为一百回本,名《忠义水浒传一百卷》,后简称《水浒传》。清初学者金圣叹删编成七十一回本,名《水浒》。 C:《边城》借一个中国边境小城中的几个凡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的“爱”字作一恰如其分的说明。 D:契诃夫小说的总体特点是:运用出色的幽默讽刺手法,塑造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揭露社会的各种病态,抨击沙皇__制度,热烈向往新生活的到来。

默写

(1) _ ,在昼犹昏; __,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2)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苏洵《六国论》)

(3)_ _,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

(4)_ _,千载有余情。(陶渊明《咏荆轲》)

(5)何时倚虚幌, __。(杜甫《月夜》)

(6)潭中鱼可百许头,_ 。(柳宗元《小石潭记》)

(7)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_ __。(《中庸》)

[4673eee9dc3640f9.jpg]


解析: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 完成下列小题。

咸阳值雨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宿城南亡友别墅 温庭筠

   水流花落叹浮生,又伴游人宿杜城。

   还似昔年残梦里,透帘斜月独闻莺。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展现了怎样的一幅图景?请简要描述。

答:   

请结合作品,从思想感情的角度揣摩“还似”二字在两首诗中不同的表达效果。

答:

【小题1】细密雨丝飘洒在咸阳桥上,雨脚绵密如丝帘虚悬天际。隔着这层层丝帘望出去,迷迷濛濛的江面上,水气蒸腾,影影绰绰似有钓船出没。1分。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咸阳迷蒙的烟雨图(烟雨归舟图)。1分

【小题1】《咸阳值雨》中“还似”将洞庭晓景与咸阳雨景联系起来,突出景色的空蒙,描绘出壮阔飞动、无比清奇的画面,流露出闲适、愉悦的感情。2分。 《宿城南》的“还似”将前两句的抚今和后面的追昔结合起来,友人已逝,残梦犹存,孤寂凄清,传达出诗人心中人生无常、物是人非的感伤、惆怅之情。2分


解析: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1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课外选文)

孔子认为君子的“义利观”是怎样的?请加以概括。

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我们不能回避利益问题。你认为君子的“义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

【小题1】重义轻利;见利思义;追求财富符合道义,不符合道义的财富不去追求。

【小题1】在商品经济社会,会出现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的思想及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现象,但面对金钱、财富,我们要“义”字当头。合于“义”的“利”可取,不义之财,虽贫不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行义以达其利,通过做“义”之事,获得利益。


解析: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各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①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解] ①梅花:古代又有《梅花落》乐曲。

以内容分,唐诗有“送别诗”、“咏史诗”等等,这首诗属于 。诗歌写了 和 ,借以抒发戍边者的情怀,可谓“声色”传情。

简答:为什么说诗歌的三四句有“语意双关”的特点?

【小题1】边塞诗 ;  笛声  和  月色(3分

【小题2】答:  字面上,似乎写塞上梅花盛开,在风中,一夜间花散落于关山处处;实际上,“梅花落”是笛子曲,风将笛声吹送到关山处处 。(3分)


解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