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缠万贯形容很有钱,古代“一贯”是( )枚铜钱。   000

A:100 B:1000 C:2

阅读下面二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请从修辞角度鉴赏元稹《菊花》的三、四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瑾,晚清著名的革命烈士,号鉴湖女侠。有人评论她的这首《菊》,刻画了一位“斗士”形象。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请回答,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爱菊的陶渊明。(意思相关即可)

(2)菊花在百花之中是后凋谢的,菊花谢尽,便无花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这其中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3)赞同。作品的第一句用“铁骨霜姿”表现了菊花不同凡响的外观形象,他坚强、孤傲、不怕风雨,敢于战斗;同作者一样,是一位勇敢的斗士。(抓住“铁骨霜姿 ”“耐晚风”,说得有理即可。


解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舟中二首(其一)①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作简要赏析。

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

【小题1】比喻和夸张。将迅猛的风浪夸张的比作瞬息千里的万马,将风浪的气势夸张地形容为能横压三江五湖;生动形象地写出风浪的威势。(手法2分,具体解说2分,作用2分)

【小题2】①“恶风”“黄流”寓示作者生活环境的险恶,借此表达出作者被罢职后的愤懑之情;②“空荒”“待残更”则表达出归家途中的孤寂落寞之感;③借“今头白”、情“不尽”表达出韶光已逝、壮志未酬的悲辛。(答对1点2分,答对3点得满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白居易是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新乐府运动”的核心人物,与元稹齐名,世称“元白”。代表作有《琵琶行》、《长恨歌》。 B:词有词牌即曲调,一定的词牌反映着一定的声情,有些词还有题目,题目与词的内容密切相关。如苏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是题目。 C:李煜是唐代词人,史称“南唐后主”。陆游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字务观,自号放翁,是诗史上最多产的诗人。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是南宋著名词人。 D:杜甫的诗歌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广阔的社会生活和民生疾苦,有很强的人民性,被称为“诗史”。李白是盛唐最杰出的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的诗歌豪放飘逸,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肖洛霍夫,苏联作家,作品有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安娜·卡列尼娜》等。 B: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其为“文起八代之衰”,他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C:张洁,中国现代作家,她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冰心文学奖的作家,作品有《爱,是不能忘记的》、《沉重的翅膀》、《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 D: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是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果戈里。

补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 )

1.王曰:“此鸟不飞则已, ;不鸣则已, 。(《滑稽列传》)

2.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刺客列传》)

3.有志者,事竟成。 , 。苦心人,天不负。

, 。(蒲松龄)

4.陕西韩城司马迁祠楹联:刚正不阿, ; ,著成信史照尘寰。

1.一飞冲天,一鸣惊人。2.风萧萧兮易水寒。3.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4.留得正气冲霄汉,忧愁发愤。


解析:

诗歌阅读

思念(舒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第一节用了哪些意象,这些各自独立的跳跃着的意象有何特点?

第二节“蓓蕾”、“夕阳”两个比喻的含义如何理解?

【小题1】用了挂图、代数、独弦琴、檐雨和桨橹等意象(2分)挂图可感美难触形,代数能晓情而无觅解,弦有音而独响,雨如珠而无线,桨橹靠近岸却不能抵岸。(1分)它们都是可以感受却不能明确、无法实现,正好传达了思念的深沉难消,缠绵难了的特点。(1分)

【小题2】“蓓蕾”充满希望等待开放,“默默”使等待略显孤独,思念就是团聚的等待,“蓓蕾”形象地表现了包含着热切等待和深切希望的思念。(2分)

“夕阳”是一天的终了,希望的落空,“遥遥的注目”更突出了等待的悲哀和思念的痛苦。(2分)


解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问题。

塞下曲(其六)

戎 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qīn qīn):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②卢龙塞:古地名。

(1)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1)特点:自然环境险恶;军情紧急。

    作用:为全诗营造了肃杀的氛围,渲染了边塞紧张的战争气氛,为边将的出场勾勒背景(答“为边将出场作铺垫”也可)。

    (2)刻画了一个饱受戍边、思乡之苦的边将形象。颈联表现了对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苦难的同情,尾联表现了对从古至今接连不断的战争的厌倦,全诗寄寓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解析:

(1)首联出句写自然环境险恶,对句用胡马飞驰表现军情紧急。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在内容上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氛围;在结构上为下文描写边将出场作了铺垫。

    (2)诗歌的后三联刻画了边将的形象,其中颔联主要表现思乡之苦,颈联主要表现戍边之苦。而尾联则可以说是描写了边将的内心即对战争的抱怨及厌恶。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情感是丰富的,既有对边塞将士的同情,也有对战争的厌倦,综合起来也就是渴望和平的到来。

简述《围城》中的三闾大学

方鸿渐到了三闾大学发现,这是所为了躲避战乱而重新组建的学校。学校只有一百五十八位学生,聘好的教授十之八九托故不来。整个学校乌烟瘴气:上自校长、训导长、各系主任、下至职员、学生、甚至还有家属,都卷入了一场令人头晕目眩的人事纠纷。职业上的排挤,情场上的竞争,堂而皇之的例行公事,见不得人的谣言诽谤、阴谋诡计,一时间三闾大学成了竞相逐鹿的舞台。


解析:

考查对作品构思的故事情节的掌握。要熟读原文,把握主要信息,深刻理解作品主题。

简述《红楼梦》中你最难忘的一个情景 。

黛玉无意中听说了宝玉和宝钗即将成婚的消息,急火攻心,吐出血来,病日重一日。此时贾府上下人都忙宝玉的婚事,黛玉病榻前冷冷清清,她把以前的诗稿和题诗的旧帕全烧了,只求速死。就在宝玉和宝钗成亲时,黛玉只叫了声:“宝玉,宝玉,你好…”便香消玉殒。


解析:

考查对作品重点情景描写的深刻理解。要熟读原文,把握主要内容,深刻理解作品中的主要信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