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中华”道出了孙中山的志向与兴中会的宗旨。
严复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通过学校教育,同学们克服了为分数而学的想法,代之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学习,这属于()
A:动机冲突 B:动机合成 C:动机的转化 D:动机系统
孙中山在建立兴中会时提出的口号是驱除鞑虏,振兴中华。
兴中会,顾名思义,就是()的意思。
A:恢复中华 B:振兴中华 C:光复中华 D:联络华侨
__同志强调振兴中华,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要建设(),建设()。
1990年4月7日,__在一次重要谈话《振兴中华民族》中说:“党的()全会以后,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
A:十一届一中 B:十一届三中 C:十二届四中 D:十一届五中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江山如画,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我们中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从现在起就应该①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②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③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④为传播民族文化尽己所能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材料一:辛亥革命给中华民族留下的最丰厚的精神遗产是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精神。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弘扬辛亥革命精神,两岸举办了辛亥百年图片展、研讨会、纪念大会等一系列活动。
材料二:____强调:“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1)请分析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纪念辛亥革命百年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6分)
(2)简要说明当前学习和弘扬辛亥革命精神的现实意义。(8分)
(1)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海内外中华儿女对共有的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凝聚力。②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纪念辛亥革命百年,就是为了继承和弘扬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辛亥革命精神。
(2)①有利于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②有利于弘扬和培养中华民族精神,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③有利于全民族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升中华民族的国际竞争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要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人民把爱国热情化作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以热爱祖国和贡献自己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和尊严为最大耻辱。
(1)弘扬中华文化有何意义?(6分)
(2)请你谈谈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的看法。(10分)
(3)我们应该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2分)
(6分)(1)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4分)弘扬中华文化,有利于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强大精神力量,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2分)
(2)(10分)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4分)。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2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4分)。
(3)(12分)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分)
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中华文化。(2分)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2分)
④必须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把爱国热情化作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2分)
⑤让我们共同弘扬、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肩负起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2分)
⑥我们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2分)
【解析】(1)本题压球考生分析说明弘扬中华文化的意义,表面上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实际上是简答题。考生结合教材进行分析说明即可。这里要强调两点:一是考生在分析说明时,不要把弘扬中华文化的意义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混淆了;二是分析说明时,还要结合后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说明;
(2)本题要求考生分析说明我们应该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表明上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但实际上是简答题。考生可以从发挥主心骨作用、从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从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从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