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长亭送别》《滚绣球》一曲,完成下题。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对《滚绣球》一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相见恨晚而相别怨疾,两相对照,鲜明有力地表达了对心上人爱得深、恋得切的真挚感情。 B:"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借"柳丝""疏林"与"斜晖"这些别有特色的客观之物,准确寄寓了人物的主观之情。 C:"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这句话写马儿行得慢,车儿跟得快,唯如此才能两厢厮守,写出了这一对离别人的一片微细心思。 D:"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以写实的手法深沉凄切地表达了对拆散恩爱夫妻的崔母及其所代表的封建礼教的强烈控诉。
诉 衷 情
魏承班
银汉云晴玉漏长,蛩声①悄画堂。筠簟②冷,碧窗凉,红蜡泪飘香。
皓月泻寒光,割人肠。那堪独自步池塘,对鸳鸯!
[注]①蛩声:蟋蟀声。②筠簟:竹席子。
(1)词的上阕,作者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词下阕重在抒情。主人公为什么不堪独自步池塘、不敢面对鸳鸯?
(3)“蛩声悄画堂”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6分)
(1)作者通过写一个漫长而又难以排遣的秋夜以及鸣叫的蟋蟀、冰冷的竹席、冰凉的纱窗、燃烧的红烛营造出寂寞清冷的意境。(句意分析1分,意境概括1分,)
(2)抒情主人公之所以不敢独自步池塘、不敢面对鸳鸯,是情侣不在身旁,独自一人,坐卧不宁,痛苦不堪,相思无法寄托,满怀愁绪无法宣泄。(大意对即可,2分)
(3)用蟋蟀的鸣叫衬托画堂的宁静,从而使画堂更显得宁静。(1分)运用了以动写静(或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1分)
《红楼梦》中向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挑战的人物是谁?请简述能表现该人物这一特点的一个故事。
贾宝玉。贾宝玉热爱女性、尊重女性、体贴关爱女性到忘我的程度。贾宝玉在园子里看见龄官蹲在地上不断地写着一个“蔷”字,想象她一定有什么心事;又见她“模样儿这样单薄,心里还那里搁得住熬煎”,恨自已不能替她分担。这时忽然落雨了,他自已淋得浑身冰凉,却没有感觉,只看着龄官头上滴下水来,反而提醒龄官身上湿了,不要写了。
解析:
考查对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掌握。要熟读原文,把握主要信息,深刻理解作品主题。
简述《围城》中对知识分子的不学无术进行讽刺的情节。
诗人董斜川认为自唐以来古诗词成就最大的是“三山”,即元遗山(好问)、李义山(商隐)、黄山谷(庭坚)。方鸿渐听了,懦怯地问:“不能加个坡嘛?”“苏东坡,他差一点。”方听了咋舌不下,想苏东坡的诗还不入他的法眼,这人做的诗不知怎样好法。
解析:
考查对作品构思的情节的掌握。要熟读原文,把握主要信息,深刻理解作品主题。
简述对《边城》 “美”与“爱”的理解。
《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宁静的生活若和当时动荡的社会相对比,简直就是一块脱离滚滚尘寰的“世外桃源”。在这块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原始的、内在的、本质的“爱”。正因为这“爱”才使得川湘交界的湘西小城、酉水岸边茶峒里的“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边城》正是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纯纯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来表现人性之美的。作者想要通过翠翠、傩送的爱情悲剧,去淡化现实的__与痛苦,去讴歌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生活方式。
解析:
考查对作品主旨的掌握。要熟读原文,把握主要信息,深刻理解作品表达的主题。
简述《子夜》中冯云卿父女两人的悲剧情节。《子夜》(“美人计”)
在悲剧情节,冯云卿是地主兼投机资本家的形象。作为封建地主,他是笑里藏刀的“笑面虎”。他拥有两三千亩土地,利用放高利贷,盘剥压榨农民;作为投机资本家,在金融市场上自称“公债通”。但他在公债魔王面前只有一败涂地。他为了挽回败局施用“美人计”,把唯一的女儿冯眉卿送给了赵伯韬,为了要探听赵伯韬在公债市场上的行情。结果,弄巧成拙,他的女儿早把此事抛于脑后,为了应付她父亲的追问,随便说了个“多头”,实际赵伯韬作的是“空头”,最后冯云卿落得个人财两空。
解析:
考查对作品构思的主要故事情节的掌握。要熟读原文,把握主要信息,深刻理解作品构思。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白居易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帮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据白居易的《三梦记》记载,首句原为“春来无计破春愁”。你认为改句与原句相比哪个好?请就此作简要分析。
现在的句子好。理由有三点:“醉”为下文“醉折”铺垫,使起句与次句联系紧密;起、承两句重复使用“花”和“醉”二字,相映成趣;首句为三四句写“忽忆”伏笔,可见转句波澜之美。
解析:
【标签】诗歌鉴赏
简答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简述《子夜》中林佩瑶的悲剧。
(1)林佩瑶年青时与雷鸣相恋,情投意合。(1分)但不久后,雷鸣南下开始军旅生涯。(1分)林佩瑶苦等未果,只好嫁给自己不喜欢的吴荪甫。(1分)而吴荪甫独断专行,只顾事业不顾家庭,林佩瑶婚后直空虚寂寞。(1分)与雷鸣的重逢加重了她的痛苦,她只能在抑郁孤独中维持不幸的婚姻。(1分)
解析:
鉴赏小说的情节。
阅读王昌龄《送魏二》,完成试题
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第二句中“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
“凉”不仅写出了秋风秋雨中身体上感受到的寒冷,更写出了此时因朋友分离而倍感凄凉的内心感受。
解析:
【标签】诗歌鉴赏
《雷雨》第—‘幕开始时,四凤要去给太太繁漪送药,他父亲鲁贵却再三阻挡,想要敲诈钱财用来赌博,因为他掌握了两个不可告人的秘密,你知道是哪两个吗?
一是大少爷周萍和四凤有暧昧关系,二是周萍又与他的后母繁漪有暖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