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文学作品及文学常识的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战国策》《史记》分别是编年体史书、国别体史书和纪传体史书。 B:《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C:《论语》充分反映了儒家的治国理念;孔子认为“礼”是社会的根本,而“仁”是实现“礼”的前提。 D:《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代表作,小说自始至终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被称为狄更斯 “半自传体” 的小说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题目。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此诗颈联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

(1)本诗通过描写了露水坠落,寒月升起,清凉月色,照射疏竹,愈远而愈响的泉水声,山上的鸟儿有时偶尔鸣叫一声……"露" "月" "泉" "鸟"这四种意象相互融合,(2分)描绘了一幅孤寂冷清的画面,(1分)表现诗人所处环境的空旷寂寞,从而衬托他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的心境。(1分)

(2)以动衬静,(1分)用泉水声、鸟儿的鸣叫声反衬了四野的空旷和寂静。(1分)更好地表现诗人内心的寂寞郁悒。(1分)


解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 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 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 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 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即写诗人凝神细听,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简要分析。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1)这首诗主要通过联想想象,运用比喻手法通过对“柳态”利“啼呜”的描摹(2分)写山了分别后的伤感和思念(1分);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1分)。

(2)“独”突山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1分),  “空”表现了离人远行、无所相依的情景(1分):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极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2分)。


解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白居易《琵琶行》)

(2)亦余心之所善兮, 终不察夫民心。(屈原《离骚》)

(3)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2)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解析:

错字,漏字均不得分。

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评论三国人物时,说曹操是“可爱的奸雄”。试举《三国演义》中的例子加以评论。

曹操是奸雄,既奸诈又狠毒。官渡之战中,他对前来投奔自己的许攸赤脚相见,并接受许攸的计策,偷袭袁绍粮仓,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后来又因许攸对自己多次无礼而残忍地将其杀害。但曹操也有可爱的一面。他为了迎回被自己骂回娘家的丁夫人,亲自上门,又是笑脸,又是好话,甚至允许丁夫人改嫁。


解析:

考查对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的的掌握。要熟读原文,把握主要信息,深刻理解作品主题。

请对《边城》中的翠翠的形象进行分析。

要点:翠翠的品性美、童贞美和爱情美。

他笔下的翠翠,与青山绿水作伴,心灵上没沾染一丝尘埃。她乖巧伶俐又带有山区女孩的淳朴,天真而不娇嫩,而她在恋爱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爱美,则更是真切感人。翠翠对“爱”的到来是怀着既向往又担忧的复杂心理的。她“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 “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而这正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心理最细致入微的生动写照,洋溢着爱和美的柔情蜜意。当翠翠想到自己走后,爷爷的孤独、凄苦、伤心与焦虑时,她又不免担忧起来。于是认真地说:“爷爷,我一定不走……”这是怎样一幅充满祖孙之爱的人间情画啊。


解析:

考查作品刻画的艺术形象的掌握。要熟读原文,把握主要信息,深刻理解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简述《子夜》中双桥镇农民暴动的情景。《子夜》

就在吴老太爷遗体入殓的那天下午到晚上,在双桥镇,七里桥农民暴动的消息传来,平时耀武扬威、鱼肉百姓的吴荪甫的舅父曾沧海也交上了霉运:仆人阿二的顶撞、姨太阿金和儿媳的争风吃醋、与费小胡子斗心机的失败、儿子与姨太的乱伦,这一切使曾沧海再也忍耐不住。正当他破口大骂之时,农民暴动队伍攻破了双桥镇地方兵团防线,阿金的原丈夫进宝带领一些人冲进了仇人曾沧海的家,逮住并押走了曾家父子。由于路上遇到宏昌当的兵团伏击,曾家驹趁乱逃走,假扮农民军洗劫了锦华洋货店。双桥镇农民暴动的成功,打破了吴荪甫三年来苦心经营的的王国美梦。


解析:

考查对作品构思的主要故事情节的掌握。要熟读原文,把握主要信息,深刻理解作品构思。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秋 夜 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漏:漏壶,古代的一种记时工具。

⑴、诗歌的前三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逼”字有何表达效果?(5分)

⑵、诗歌的末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⑴诗的前三句通过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表现了诗歌主人公的长夜难眠。“逼”字是说秋已临,冬已近,天将寒。从而衬出思妇难耐的寂寞,自然引出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⑵诗人巧妙地借思妇对上天含蓄的求告之语,婉转表达了出对征夫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4分)   


解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蜀中九日登高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那:奈何,为什么

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你认为这两句妙不妙?为什么?

很妙。因为本诗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形成强烈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问得虽然无理,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解析:

【标签】诗歌鉴赏

《雷雨》中的主要人物都作尽各种各样的挣扎,希望用尽心力来拯救自己,你能举出三个这样的例子吗?

周萍抓住了四凤不放手,想由一个新的灵感来洗涤自己;繁漪抓住周萍不放手,想重拾起一堆破碎的梦而救出自己;侍萍也抓住四凤,希望她不要重走自己当年走过的路,以永远地摆脱发生在昨天,今日又被唤起的梦;周朴园又抓住侍萍,希望借助她的明智,既结束旧梦,又维护周公馆的既成秩序;周冲也抓住四凤的手,想仰仗她的帮助,走入理想的境界。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