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B: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C: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D: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余光中先生说: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美丽的中文不老。许多汉字自身的构成就能诠释含义、激发联想。请仿照示例从“尘”与“舒”字中任选一个拆拼汉字,并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描述它。要求: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例1】墨:大地滋养出一个黑色的精灵,在古朴的宣纸上翩翩起舞。

【例2】鸿:江边盘旋的那只孤独的鸟啊,每一声哀鸣都在诉说游子的心曲。

(1)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尘 (1) 当泥土以最谦卑、微小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时,它便成了四处飞扬的精灵。(4分,既扣住“尘”的特点,又富于想象,且修辞得当,表达也有一定的文采。)

   (2) 沙土很微小,却可以掩埋辉煌灿烂的文明。(4分,理由同上)

   (3)无处不在的微小土粒,在大地上飞扬! (2分,只拆分无修辞)

   (4)土地上冒出一个小孩,顽皮得像只小猴子。(1分,为拆而拆,语意生硬)

   (5)每一粒细微的土在自然灾害面前构筑起爱的屏障,温暖人心。(1分,无拆分)

舒 (1)给予人温暖的屋舍啊,每一片砖瓦都在弹奏温馨与幸福的歌谣,(4分,能扣住"舒"的构成及含义,运用拟人的修辞进行合理想象和描述)

   (2)“舍弃”与“给予”是一对无法分离的亲兄弟,他们带给善良的人以宁静和舒坦。(4分,简单的拆分,简单的理解,却紧紧扣住题目的要求)

   (3)老舍的字舍予,从舒中来。(2分,只拆分,无修辞)

   (4)游子啊,看那古朴的屋舍,他在暗示你,快回到故乡,享受那一片温馨。(1分,无拆分)

   (5)生活中的一份阳光,战乱中的一份安宁。(1分,单纯的解释“舒”的含义,无拆分)


解析:

评分标准:4分,所造句对字的拆拼合理给2分,能正确运用修辞方法给2分;有拆分无修辞2分,有修辞无拆分1分。

答题思路:从示例看,先利用中国汉字会意字的特点将汉字拆分为有意义的两个部件,然后用形象的词句诠释其含义,并驰骋联想和想象,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和至少一种修辞手法描述其形象的特点、意义等。

下面哪一项比喻不够恰当( )

A:日记:心的轨迹/凝聚生活七色阳光的水滴 B:词典:知识的海/学问的帆/书山上跋涉的樵夫 C:笑:你是美的姐妹/你是碧空中那一抹烂漫的云彩 D:浪花:一朵浪花,一个跳荡的音符/一排浪花,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一群欢乐的生命。

句子修辞手法的使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暮色灰黄而凉爽,本来就宁静的黄昏,静止了一般。 C: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象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 D: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下列句子在修辞使用上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山冈的转弯处传来哐当哐当的火车声,巨兽一般让这个世界掩埋在它的怀抱之中。 B:他太知道这场比赛的分量了,所以,当他手里握着小小的乒乓球时,就像怀里抱着一个地球,感觉到无比的沉重。 C:凡是吸引着人们想去好好欣赏的脸部轮廓,身体的线条,尤其是那种“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迷人的神态,应该可以说都是一种美的标志。 D:姐姐今年四十四岁,本来身体健康,气色红润,精力充沛,可癌症在转眼间就夺去了她的生命,就像春花的凋零,像晨露的蒸发,像成灰的蜡烛。

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A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

  B黄家就是鬼门关。( )

  C南国烽烟正十年。( )

  D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

A夸张 B 比喻 C 借代 D 对比


解析:

A夸张,像下了火 B 比喻,鬼门关 C 借代,烽烟 D 对比,死和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倘若创造出丑恶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败,亦是合作塑像者之失败。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体的创造,而不是个人的创造,那么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倘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

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

文中加线句中所用的比喻分别比喻什么?

:“刀法”→教育方法,“万像”→教育对象或受教育者,“万像同毁”→教育对象未成才,“万龙点晴”→使教育对象成才。


解析:

这一组题全是还原比喻,考查学生辨析本体、喻体的能力。原文主要谈的是教育者,教育者的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从修辞效果看,下面横线上所填的文字最好的一项是( ) 调查研究十分重要,只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而,作风浮躁的人是下不去、蹲不住的。即使是下去了,蹲住了,“身入”能“心入”吗?到头来, 。

A:还不是油锅里加水,看起来溶在了一起,实际上油花还是浮在水面上。 B:还不是葫芦掉进井里,看起来是下去了,实际上还是浮在水面上。 C:还不是水中的月亮,看起来沉在了水里,实际上还是高挂在天空中。 D:还不是井底的青蛙,看起来沉到了水底下,实际上它还能浮到水面上来。

下列各句中与其它三句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 红杏枝头春意闹 B: 寺多红叶烧人眼 C: 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D: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依照例句,任选一种事物,用“事物+否定+想象”的格式造一个句子。

例句: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并非粉笔屑,它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公园的山坡上开满了鲜花,不,那并非鲜花,它是天上落下的彩霞。


解析:

想象部分必须恰当用上比喻,全句语意要衔接。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