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B: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C: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D: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下列联句没有使用对仗的一项是( )
A: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C: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褒词贬用,是常见的变换词语感__彩的修辞手法,请参照例句仿写一个褒词贬用的句子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东洋婆望了一会儿,也许是她不喜欢这种不文明的殴打,也许是她要介绍一种更合理的惩戒方法……
仿句:
示例; 这个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内心十分恐慌,但是他居然‘从容不迫’地抹桌子,揩椅子,好象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的样子。”“从容不迫”就是褒词贬用。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标致极了”是褒词贬用
【解析】略
下面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格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 B: 她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手脚瘦得像芦柴棒一样…… C: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绝没有因为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的危险。 D:她们是替带工赚钱的“机器”。
针对下面材料中相关方面所谓“保护性拆除”的说法予以驳斥,要求恰当运用修辞手法,不超过40个字。(5分)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维修性拆除”余音未了,网友又爆料重庆蒋介石行营被“保护性拆除”。针对公众的质疑,相关方面的回应称,正在进行的拆除性施工,是文物保护项目的一部分,是对旧址的“保护性拆除”。
示例1:这是冠冕堂皇的托词和借口!实际上是借保护之名,行毁坏之实。(对偶)
示例2: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既然拆除,何来保护?(反问)
【评分建议】要求驳斥在理,修辞恰当,如果用比喻等其它修辞手法,分析准确也得分。内容3分,修辞2分,共5分。
请任选一个角度,运用一种修辞方法,对下面的新闻事件进行点评,不超过30字。(5分)
美国佛州有个2岁的小女孩在家门外“驾驶”一辆小型玩具汽车玩耍,刚好两位警官正在附近搜寻一名犯罪嫌疑人。为了缓和紧张的搜捕气氛,警官们和小姑娘开了个玩笑:让小姑娘靠边停车,并以违反交通规则为由,像模像样地对她开出4美元的罚单。小女孩则等不及地想到当地警局缴纳罚款。女孩的叔叔拍下了她“被开罚单”的照片,并上传到网上,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小女孩也因此成了红人。
答:
假开罚单,警察也有幽默与贴心;善意玩笑,公务下也有温情。
【解析】
试题分析:答题要读懂新闻,要联系材料,要选好点评的角度,从警察、小姑娘、叔叔、媒体,整个新闻事件的方面来发表观点,点评要精当,点评要有艺术性,找准“点”,并从“点”出发,准确概括材料。角度与观点正确2分,修辞2分,语句通顺1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 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前一个“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对象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深刻。) 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吝惜。(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 D: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是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这句话是反语讽刺。“丰富”是欺世惑众的自夸,媚外求荣的借口,事实上的贫乏。“大度”只是“送去主义”者对民族利益的无耻而彻底的背叛和出卖)
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在信中,我这样叙述道:“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 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C: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D:青青的草色,一直绵延到春天的足迹所能达到的辽远的天涯……
平仄协调,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是对仗的基本要求。下列各组成语中,构不成对仗的一项是
A: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引狼入室——放虎归山 B: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C: 守株待兔——缘木求鱼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D: 言简意赅——要言不烦 有备无患——未雨绸缪
下列各诗句中,运用通感艺术手法的一项是( )
A: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B: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C: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D: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