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5题。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鲁为楚坚守不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穀城。还至定陶,驰入齐王壁,夺其军。
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汉王曰:“吾闻帝贤者有也,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吾不敢当帝位。”群臣皆曰:“大王起徽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大王不尊号,皆疑不信。臣等以死守之。”汉王三让,不得已,曰:“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甲午,乃即皇帝位汜水之阳€。
天下大定。高祖都洛阳,诸侯皆臣属。故临江王驩为项羽叛汉,令卢绾、刘贾围之,不下,数月而降,杀之洛阳
五月,兵皆罢归家,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诸侯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1、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淮阴先合,不利,却 合:交锋
B.大王起徽细,诛暴逆,平定四海 诛:诛杀
C.陛下慢而侮人 侮:侮辱
D.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所以:原因
2、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此所以失天下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臣等以死守之 臣经供养无主
C.项羽仁而爱人 无恒产而有恒心,惟士为能
D.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3、下列各组,能够表明高祖善于谋略,富有心计的一组是
①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
②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
③陛下慢而侮人
④汉王三让,不得已,曰:“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
⑤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
A.、②③④B.、①④⑤C.、①②④D.、③④⑤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组是
A.文中高祖刘邦高度评价了张良、萧何、韩信在南征北战中立下的赫赫战功,突出了他们不凡的才能;同时也炫耀了自己的英明。
B.汉王再三扒让不登皇位,是以国家利益为重,不想落个篡位之嫌,表明了刘邦的宽广胸襟和远识。
C.项羽失掉天下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的就是他固执多疑,不会使用人才。
D.汉王利用职权他的智谋,充分发挥手下将领的作用,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5、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
(1)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