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选出对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3分)( ) ①打印社广告:“不打不相识。” ②裘皮大衣厂广告:“该大衣唯一的缺点是,将使您不得不忍痛扔掉以前购买的毛线衣。” ③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④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A:反复 反衬 互文 夸张 B:双关 反语 互文 夸张 C:双关 拟人 对偶 比喻 D:反复 反衬 拟人 比喻

6.宋代诗人曾巩有诗《正月六日雪霁》:“雪消山水见精神,满眼东风送早春。________,但须期约看花人。”下面哪句填在空格处最恰当?

A:明日杏园应烂熳 B:家家买酒清明到 C:送春无限情惆怅 D:莺飞草长树树红

22.下面是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上联是“三尺讲台迎冬夏”,请拟出下联。

 

示例:一支粉笔写春秋(扣住内容2分。符合对联要求,结构相同,词性相对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对联题,此类试题的答题思路是:

首先要注意审题。话题式对联题虽然强调了开放性,但其给出的话题,又是确定开放空间的一个限度。所以,我们必须仔细审题,确定对联应涉及的内容,保证其内容在话题范围之内。如: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努力拼搏,获得金牌第二的好成绩,请以此为内容,拟写一副对联,字数在20字以内。此话题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雅典奥运会、中国、胜利,所以,“海外创佳绩,国内添光辉”,海外、国内指代不明,是跑题的。

其次“大题小做”,拟写上联,并匹配下联。话题式对联题给出的话题一般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其涵盖面较广,如果就话题而论话题,难度较大。所以,我们可以采取“大题小做”的方式来进行。所谓“小”,就是具体、典型,我们可以寻找和这个话题相关的人、事、物,或者强调这个概念的功能、作用,以此为内容,衍生上联,再匹配下联。

如以“恒心”为话题,可想到有愚公移山、老妇磨杵的故事,可拟成以下对联:

愚公移山功在不舍,老妇磨杵成于永恒;

再次,疏通文句、检查结构、锤炼字词,增加对联的表现力。

话题式对联题归根结底是一个语言表达题。明白晓畅的文意、精炼准确的用词、优美文雅的表达应该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拟写出对联之后,应检查文句是否通顺,上下联的词性、结构、平仄是否符合要求,所用文字是否精当等。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参考辛弃疾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内容,把下列词语组成一副对联。(4分)

怎表廉颇情 伤心意 拍遍栏杆 谁揾英雄泪 北顾仇 无人会

望断中原 临京口北固亭 有谁知 登建康赏心亭

 

登建康赏心亭伤心意无人会拍遍栏杆谁揾英雄泪

临京口北固亭北顾仇有谁知望断中原怎表廉颇情

【解析】

试题分析:对联考查重点关注词性相对,语意相关,上联末尾以仄声收,下联末尾以平声收。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2012年10月11日,莫言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并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12日《大河报》以“莫言空前,莫言绝后!”为标题进行了报道,盛赞莫言的成就。此标题一出,立刻在众报道中脱颖而出。请赏析此标题的妙处。(4分)

此标题采用双关手法,(1分)“莫言”即指作家,“莫言”又有“不要说”的意思。(1分)标题既盛赞莫言巨大的文学成就,又表明在莫言之前中国也曾有大批的优秀作家,之后也将涌现更多的优秀作家。(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赏析标题是语言表达题中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试题,应该着眼于技巧修辞的运用及效果,以及标题本身的丰富内涵。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8.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A:水面风回聚落花 B:数峰无语立斜阳 C:楼上春容带雨来 D:蝉曳残声过别枝

3.古人常借“水”的意象比喻人生道理。下列文句,借由“水”的意象比喻“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的选项是:(3分)

A:坏崖破岩之水,源自涓涓 B: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C: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D: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5.下列对联的内容与店铺不对应的一项是( )(3分)

A:悬将小日月,照彻大乾坤。(眼镜店) B:虚心成大器,劲节见奇才。(竹器店) C: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雕刻店) D:刻刻催人资警省,一寸光阴一寸金。(钟表店)

3.下列对联都与诗歌作者有关,与其他三句不是指同一作者的一项是(3分)( )

A: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B:满眼河山,大地早非李唐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落花春。 C:花溪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D:枫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