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4分)
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
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门上桃符耀眼红。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碧波竞渡十里欢。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现试卷的人文性、文化性,这包含对联、节日、习俗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备考要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并结合语文知识综合应用。挂桃符是春节习俗,根据对仗结构“桃符”对“柳线”,进一步思考“绿”应该写“柳线”,由此推断“红”写“桃符”,确定“门上桃符耀眼红”“江边柳线迎春绿”;根据对联平仄特点,最后一个字“绿”为仄声,在上联,“红”平声,在下联,这样写出春节的对联。同样的思维,竞渡是端午习俗,根据对仗结构,“竞渡”对“驱瘴”;“十里”写“竞渡”贴切,所以确定“碧波竞渡十里欢”,“青艾驱瘴千家乐”;最后一字“乐”为仄声,在上联,“欢”平声在下联,这样最终确定端午对联。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拟写一副简短的对联,概述古人春游的情景。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上联:呼朋引伴踏春去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戏水沐风咏歌回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审题,“拟写一副简短的对联,概述古人春游的情景”;然后读材料,了解内容,这段话的意思是“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到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再看上联的内容,“呼朋引伴踏春去”,上联是概括去的过程,那么下联应是说踏春的内容和回来的情况,最后一个字就对出来了,“去”应对“回”或“归”,怎样回来的呢?“咏而归”,是唱歌回来的,故应是“咏歌回”。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下面是古人诗词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其中有一句与其他三句的感情基调不同,请指出( )
A: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B: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 C:杨柳岸晓风残月 D:唯见江心秋月白
5.下列歌词中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就算整个世界被寂寞绑票,我也不会奔跑。”(吴青峰《小情歌》) B:“这城市已摊开他孤独的地图,我怎么能找到你等我的地方。”(高晓松《模范情书》) C:“孤独的花睁开流泪的眼,祈求时间不要去改变。”(卢庚戌《风花树》) D:“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宋冬野《董小姐》)
7.下列诗句描写的季节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3分)
A: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唐 王勃《山中》) B: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宋 吴激《诉衷情》) C: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唐 温庭筠《商山早行》) D: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唐 韦承庆《南中咏雁诗》)
16、2011年是鲁迅诞辰130周年。下面是鲁迅的好友孙伏园为先生撰写的一幅挽联,请根据句意间的逻辑关系排定恰当的的语序,并用简明的语言点评其表达特色。(5分)
①一生呐喊 ②刈野草 ③十月噩耗 ④万众彷徨 ⑤踏莽原 ⑥痛毁灭
⑦叹而已 ⑧热风奔流
上联: (1分)
下联: (1分)
特点:
(3)
16.上联:⑤②⑧① 下联:⑥⑦③④
特点:用鲁迅先生所著书名及所主编之刊名缀为一联,构思精巧;高度评价鲁迅先生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表达民众痛失“民族魂”的沉痛心情,含义深远。(“构思”和“含义”各1分,语言准确连贯1分)
18.根据下面所提供的词语,组成一幅七字的对联。所给词语只用一次且全部用完,注意上下联的顺序。(4分)
治 读 衔泥 蜂 燕 书 学 酿蜜 诚似 当如
18. 治学当如蜂酿蜜,读书诚似燕衔泥。(“燕衔泥”必须在下联,其它可以变化。上下联顺序颠倒只给2分。)
4.与“枯藤老树昏鸦”一句具有同样修辞特色、效果的一项是(3分)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C: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D: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26. 请选用下面的词语填空,组成一幅合乎意境的对联。(3分)
蛙声 矶头 疏竹 板桥 村舍 人家 水边
帘外微风斜燕影,( )( )近( )。
26.水边疏竹近人家
17.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元宵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11个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及对联特征,不得重复使用短语。(6分)
玉树银花 歆享人间 赏花灯 欢歌笑靥 喜听檐上 举杯敬老
呜春曲 跪乳情 过年回乡 万户当门 千家把酒 观瑞雪
(1)(春节) 上联: 下联:
(2)(元宵节) 上联: 下联:
(春节) 上联:过年回乡喜听檐上呜春曲 下联:举杯敬老歆享人间跪乳情
(元宵节)上联:玉树银花万户当门观瑞雪 下联:欢歌笑靥千家把酒赏花灯
(每联 3分,其中内容2分,形式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