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巧设连环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涉及哪两个人物?为什么要连环计?

《三国演义》。曹操、庞统。庞统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


解析:

考查对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及构思的情节的掌握。要熟读原文,把握主要信息,深刻理解作品主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代作家,常因地位相当、风格相近或是关系密切而被合称。如李白、杜甫合称“李杜”,杜牧、李商隐合称“小李杜”,元稹、白居易合称“元白”,韩愈、柳宗元合称“韩柳”。 B:“传奇”一名两见于中国文学史:唐宋传奇指的是文言短篇小说,明清传奇则指唱昆腔的南戏。 C:世界文学史上有两部著名的《唐璜》,一是法国莫里哀的长诗,一是英国拜伦的戏剧。 D:法国有两个“仲马”:一是大仲马,著有《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一是小仲马,著有《茶花女》。

阅读下面一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越调]小桃红 杨果①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注:①杨果是由金入元的诗人,金亡五年才出来做官。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五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何作用?

曲的结尾中,“司马泪痕多”一句是从哪两句诗化用而来的?并请分析二者抒发的情感是否相同?

【小题1】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这样写是以冷清反衬上文的热闹,以孤独反衬上文的欢笑,冷热相间,悲喜交错,使悲者愈见其悲,孤独者愈形其孤独。

【小题2】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两句诗,但二者抒发的情感并不相同,白居易抒发的是“沦落天涯”之感,而本词中抒发的则是深沉的兴亡之感。

“鸿鹄传书”一词,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

A:苏武牧羊 B:文姬归汉 C:楚汉相争 D:岳飞抗金

古人多给自己取名“某某居士”。下列居士对应错误的一组是( )

A:香山居士—白居易 青莲居士—李 白 B:东坡居士—苏 轼 淮海居士—秦 观 C:六一居士—欧阳修 柳泉居士—蒲松龄 D:易安居士—辛弃疾 幼安居士—李清照

古代小说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女性之美,其中“闭月”是指( )

A:王昭君 B:杨玉环 C:貂蝉 D:西施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戏剧文学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 B:戏剧语言指的是剧本中的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现。 C:中国的戏剧,古代和现代有所不同,古代戏剧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称为“戏曲”,现代戏剧是在古代戏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D: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语言,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布景、环境等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

(2)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王勃《滕王阁序》)

(3)。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论语》)

(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5)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晏殊《蝶恋花》)

(6分)(只选3小题)(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2)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5)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每小题2分)


解析: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靡有朝矣。(《诗经·卫风·氓》)

②为国以礼, ,是故哂之。(《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君知其难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④所以遣将守关者, 。(司马迁《鸿门宴》)

⑤随风潜入夜, 。(杜甫《春夜喜雨》)

⑥日星隐曜,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⑦春如旧,人空瘦, 。(陆游《钗头凤》)

,毕竟东流去。(辛弃疾《pú sà 蛮》)

①夙兴夜寐 

②其言不让 

③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④越国以鄙远

⑤润物细无声 

⑥山岳潜形 

⑦泪痕红挹鲛绡透 

⑧青山遮不住


解析: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及一段课外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哀公问于有若日:“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日:“盍彻乎?”日:“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2008年7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数据,上半年全国税收迭32 553亿元,同比增长30.5%;同时,上半年个人所得税完成2 135亿元,增长27.3%。相对于上半年GDP的同比增长数字(10%左右),这两个30%左右的增长,不能不令人忧心。(“纳税人俱乐部”)

(1)用尽可能简洁的字眼概括“有若”的观点。

______

(2)第二段材料“忧心”什么?这份“忧心”和“有若”的观点有联系吗?

______

______

(1)藏富于民(或“民富国安”“以民为本”等)

(2)材料忧心的是税率过高,税赋过重。材料和有若的观点是一样的,认为过重的税赋好比竭泽而渔,会加重百姓负担,激化社会矛盾,因此应该减轻税赋,藏富于民。


解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