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队员们有声有色的表演,()了战士们的斗志。

A:鼓励 B:鼓舞 C:鼓动

2000年,刘云松创建了国内首家“盲人有声网站”。当时,由于他的电脑知识有限,使得网站内容很______,于是他开始走上了艰苦自学之路。如今,他的网站已经搞得有声有色,但是每年价格昂贵的服务器使用费又让他倍感______,他的“盲人有声网站”也面临______的危险。依次填入上文横线处恰当的是

A:贫乏 焦急 关闭 B:肤浅 焦急 倒闭 C:贫乏 焦躁 倒闭 D:肤浅 焦躁 关闭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诗人被贬谪到江州时作此诗。

11、全诗写得有声有色,请问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夜雪”的,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1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4分)

11、第一句,从触觉角度感知衾枕之冷,可见雪大;第二句从视觉角度见窗户之明,说明雪大、雪深;第三、四句从听觉角度闻折竹之声,可知雪重。(“触觉”“视觉”“听觉”各1分,具体分析1分)

12、夜深了,仍时时传来竹子被雪压断的声音,衬托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诗人彻夜无眠,透露了诗人谪居江州时的孤寂心情。(结合诗歌内容2分,情感2分)

夜 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诗人被贬谪到江州时作此诗。

6.全诗写得有声有色,请问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夜雪”的,结合诗句具体分析。(2分)

7.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3分)

6.(2分)第一句,从触觉角度感知衾枕之冷,可见雪大;第二句从视觉角度见窗户之明,说明雪大、雪深;第三、四句从听觉角度闻折竹之声,可知雪重。(“触觉”“视觉”“听觉”占1分,具体分析1分。)

7.(3分) 夜深了,仍时时传来竹子被雪压断的声音,衬托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诗人彻夜无眠,透露了诗人谪居江州时的孤寂心情。(结合诗歌内容1.5分,情感1.5分。)

同是写春,人们大多从柳绿桃红之类的事物着笔,而刘方平在《月夜》中却别出新意,借夜幕将富有春天特色的景物遮掩起来,通过所闻、所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的景象将春天的生机勃勃描写得有声有色,细致入微。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填入下面括号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小说通过典型的语言描写,把几个有着不同性格特点的妇女形象 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惟妙惟肖      B:有声有色    C:绘声绘色     D:活灵活现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当天的文艺演出由区文广新局组织选送,以歌舞、戏曲名段、乐器演奏等为主体,独具匠心的编排, 的表演,令在场的乡亲们看得如痴如醉。 ②近日,梅氏传媒发布一组梅兰芳早年泳装照,照片中梅兰芳身着泳装表演跳水,动作 ,想必梅兰芳先生当年在运动方面也是一把好手。 ③楼上的三间屋子杂乱无章,东西堆放得到处都是,王太太整整忙了一个上午,总算把它们收拾得

A:有板有眼 有声有色 有条有理 B:有声有色 有板有眼 有条有理 C:有条有理 有板有眼 有声有色 D:有声有色 有条有理 有板有眼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一场戏真演得_________,赢得了满场观众的喝彩。 ②王大伯__________地讲起了当年打鬼子的故事,我们都听得入迷了。 ③小说通过典型的语言描写,把几个有着不同性格特点的妇女形象__________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④他擅长京剧,模拟各派唱腔,无不____________。

A:绘声绘色 有声有色 惟妙惟肖 活灵活现 B:活灵活现 绘声绘色 有声有色 惟妙惟肖 C:有声有色 惟妙惟肖 绘声绘色 活灵活现 D:有声有色 绘声绘色 活灵活现 惟妙惟肖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一场戏真演得_________,赢得了满场观众的喝彩。 ②王大伯__________地讲起了当年打鬼子的故事,我们都听得入迷了。 ③小说通过典型的语言描写,把几个有着不同性格特点的妇女形象__________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④他擅长京剧,模拟各派唱腔,无不____________。

A:绘声绘色 有声有色 惟妙惟肖 活灵活现 B:活灵活现 绘声绘色 有声有色 惟妙惟肖 C:有声有色 惟妙惟肖 绘声绘色 活灵活现 D:有声有色 绘声绘色 活灵活现 惟妙惟肖

《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郁达夫调动了多种感官来描写故都的秋,展示了秋天“清静悲凉”的意境。请以“晨雾”为描写对象,写一段文字。

要求:①调动听觉、视觉和触觉,写景状物动静结合,有声有色;②融入个人的感受和情思;③至少运用两种修辞,④不少于200字。

【答案】评分标准:1、三种感觉每少一种扣2分,没有运用动静结合手法的扣2分。2、没有融入个人感受和情感的扣5分。3、每少一种修辞扣2分。4、不足200字每少10个字扣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可以仿照《故都的秋》里的那一段仿写,注意在仿写时要按题干要求去做,能体现主题,能加入个人的感受和情思,运用两种以上修辞手法。

考点:语言表达。能力层级为E。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