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沁园春??雪
__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936年2月
(1)词的上阕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与“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分别是《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沙》的结句,它们在思想内容上有什么相通之处?
(1)冰、雪、长城、大河、山、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祖国的豪情壮志。
(2)这两个结句,分别是两首词的主旨所在,都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表现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解析:
略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寒食①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注]①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以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这天禁火寒食。
②杜陵: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内有r帝陵、王皇后陵及其他陪葬陵墓。
(1)《寒食》前两句在景与情的关系处理上有何独到之处?请作简要赏析。
(2)两首诗所写内容都与“塞食”相关,但表达的情感却不尽相同,请概述两首诗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孟诗
韦诗
(1)孟诗的前两句借江南二月繁花竞丽的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在他乡过寒食节的极度悲伤的感情。(2分)这两句诗一写繁华,~写悲苦,用的是。以乐景写衷情”的反衬手法。(2分),
(2)孟诗表达了诗人佳节思亲的伤感和同情民间疾苦的情怀。韦涛抒发了诗人离家在外的孤独之感和思念故乡、亲人的一往深情。
解析:
(1)略
(2)2分,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三国演义》“巧设连环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涉及哪两个人物?为什么要连环计?
《三国演义》。曹操、庞统。庞统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
解析:
考查对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及构思的情节的掌握。要熟读原文,把握主要信息,深刻理解作品主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代作家,常因地位相当、风格相近或是关系密切而被合称。如李白、杜甫合称“李杜”,杜牧、李商隐合称“小李杜”,元稹、白居易合称“元白”,韩愈、柳宗元合称“韩柳”。 B:“传奇”一名两见于中国文学史:唐宋传奇指的是文言短篇小说,明清传奇则指唱昆腔的南戏。 C:世界文学史上有两部著名的《唐璜》,一是法国莫里哀的长诗,一是英国拜伦的戏剧。 D:法国有两个“仲马”:一是大仲马,著有《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一是小仲马,著有《茶花女》。
阅读下面一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越调]小桃红 杨果①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注:①杨果是由金入元的诗人,金亡五年才出来做官。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五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何作用?
曲的结尾中,“司马泪痕多”一句是从哪两句诗化用而来的?并请分析二者抒发的情感是否相同?
【小题1】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这样写是以冷清反衬上文的热闹,以孤独反衬上文的欢笑,冷热相间,悲喜交错,使悲者愈见其悲,孤独者愈形其孤独。
【小题2】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两句诗,但二者抒发的情感并不相同,白居易抒发的是“沦落天涯”之感,而本词中抒发的则是深沉的兴亡之感。
“鸿鹄传书”一词,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
A:苏武牧羊 B:文姬归汉 C:楚汉相争 D:岳飞抗金
古人多给自己取名“某某居士”。下列居士对应错误的一组是( )
A:香山居士—白居易 青莲居士—李 白 B:东坡居士—苏 轼 淮海居士—秦 观 C:六一居士—欧阳修 柳泉居士—蒲松龄 D:易安居士—辛弃疾 幼安居士—李清照
古代小说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女性之美,其中“闭月”是指( )
A:王昭君 B:杨玉环 C:貂蝉 D:西施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戏剧文学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 B:戏剧语言指的是剧本中的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现。 C:中国的戏剧,古代和现代有所不同,古代戏剧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称为“戏曲”,现代戏剧是在古代戏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D: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语言,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布景、环境等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 , ▲ 。(李白《蜀道难》)
(2)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 , ▲ 。(王勃《滕王阁序》)
(3) ▲ , ▲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论语》)
(4) ▲ ,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5)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 , ▲ 。(晏殊《蝶恋花》)
(6分)(只选3小题)(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2)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5)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每小题2分)
解析: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