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选出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项( )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4.下列诗句与“孤舟一系故园心”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 )
A:玉露凋伤枫树林 B:丛菊两开他日泪
3.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比喻 对比 拟人) B: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博喻 排比) C:(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拟人 比喻) D: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比喻 通感)
2.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比喻 对比 拟人) B: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博喻 排比) C:(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拟人 比喻) D: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比喻 通感)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对比手法的一项是
A: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B: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C: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 D: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4.下列诗句中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 )
A: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B: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C: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D: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9.从修辞角度看,下面古诗词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塞外寒苦,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喻“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 B: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诗人运用对偶的句式,拟人化的手法,将“一水”“两山”转化为富于生命情感的亲切对象,清新隽永,韵味深长。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诗人运用了夸__借代的手法,集中描写了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象,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一振。 D: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既是设问,又是比喻,以景物喻愁思,显示出闲愁之多。
7.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颇具艺术辩证法。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 )
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 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 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柳宗元《途中早发》) D:鹤鸣楚山静,爽白秋江晓。(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C: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D:恸哭六军倶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3.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下列诗句中没有表现春节习俗的一项是
A:儿童却立避其锋,当街击地雷霆吼。 B: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屠。 D:明月皎皎千门秀,华灯盏盏万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