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代诗词中,因声律的要求,常常颠倒词序,请把没有颠倒的一项选出来( )
A: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B:簌簌衣巾落枣花。 C: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D: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7.下列诗句与“胭脂洗出秋阶影”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
A:环佩空归月夜魂 B:浅笔终留倩女魂 C:冰雪招来露彻魂 D:笛咽高亭断魂客
3.文化宫为评书、古琴、尾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笑啼中真面目 新笙歌里古衣冠 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 绘声绘影巧合连环 ③白雪阳春传雅曲 高山流水觅知音 ④开幕几疑非傀儡 舞台虽小有机关
A:①古琴②评书③昆曲④木偶戏 B:①昆曲②木偶戏③古琴④评书 C: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昆曲④评书 D:①昆曲②评书③古琴④木偶戏
4.用典,是古诗词常见的一种修辞格。诗词用典时词语十分简约,这些包含着典故的词语的含义、内容十分丰富。下面对姜夔《扬州慢》用典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春风十里”化用杜牧诗句,是指先前扬州繁华的街道,诗人这里是反衬眼前“尽荠麦青青”的荒芜残破,表达悲凉痛惜之情。 B:“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这句是说扬州在金兵大举,南侵之时变得破败,面目全非,就算善于游赏的唐代诗人杜牧来到这里也感到吃惊。 C:“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化用杜郎(杜牧)的诗句,反衬今日扬州破败荒凉,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抚今追昔的感情。 D:“二十四桥犹在”化用杜牧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昔日的热闹景象,而今荡然无存,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抚今追昔的感情。
8.“‘是叫浪花咬的’,一个欢乐的声音从背后插进来。”这句话的修辞方法是 ( )
A:拟人 B:比喻 C:借代 D:夸张
3.以下各联按“清明——端午——中秋——除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1)相逢马上纷桃雨 喜见树前闹杏花 (2)夜如何其,晓钟未动 岁云尽矣,更漏频催 (3)清光同会合 秋色正平分 (4)避恶茱萸囊 延年菊花酒 (5)去秽除邪千门户前悬虎艾 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6)三五良宵,花灯吐艳映新春 一年初望,明月生辉度佳节
A:(1)(5)(3)(2) B:(5)(4)(6)(2) C:(1)(4)(3)(6) D:(4)(1)(3)(5)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B: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C: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D: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 )
A: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B: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3.对下面加横线诗句所用的修辞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夸张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比拟 C: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借代 D: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比喻
7.下列对联所对应的人物,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璧,湘流应识九歌心。——屈原 B: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李广 C:八千子弟随流水,百二山河委大风。——项羽 D:一介无赖登帝基,谁作亭长唱大风?——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