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假笑啼中真面目 新笙歌里古衣冠 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 绘声绘影巧合连环 ③白雪阳春传雅曲 高山流水觅知音 ④开幕几疑非傀儡 舞台虽小有机关

A: ①古琴②评书③昆曲④木偶戏 B: ①昆曲②评书③古琴④木偶戏 C: 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昆曲④评书 D: ①昆曲②木偶戏③古琴④评书

5.下列各句对课文句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 (运用了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祥林嫂死去的欣慰和对__社会的憎恶。) B: 微风过处,送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用了通感手法,写出了荷香幽微清雅、时断时续、似有若无的特点。) C: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 (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王熙凤善于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的性格。) D: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 (用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祥林嫂经过挣扎,一切希望都破灭后悲哀痛苦的心情。)

4.下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举酒欲饮无管弦 B: 明月不谙离别苦 C: 雕阑玉砌应犹在 D: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8.下列各句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高余冠之岌岌兮 ②虽殁犹被褒称 B: ①皆竹楼之所助也 ②勃三尽微命,一介书生 C: ①唐浮图惠褒始舍于其址 ②不吾知其亦已兮 D: ①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②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

5.下列诗句不是描写我国传统元宵节的一项是( )

A: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B: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C: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D: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3.下列对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 )

A: 登高远望,泰山的松树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游戏。(比喻) B: 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西头吃烙饼,东头和稀饭。(借代) C: 朔风悲边草,胡沙暗虏营(拟人) D: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岗也动了。(夸张)

5.下列对联涉及的传统节日按一年中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何处题诗酬锦句,有人送酒对黄花。 ②叶脱疏桐秋正半,花开丛桂树齐香。 ③禁火今年逢春早,飞花镇日为人忙。 ④玉宇无尘一轮月,银花有焰万点灯。

A: ②④①③ B: ④③②① C: ①②③④ D: ③④①②

3.下列诗句中,修辞手法的使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B: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C: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7.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A: 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4.情境不同,“月”在古人笔下承载的情感也不尽相同。下列诗句中,不是借“月”抒发“思妇怀人”之情的一项是( )

A: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B: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C: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秦城邻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D: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