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B:侣鱼虾而友糜鹿 C:序八州而朝同列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 ) 例句: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A: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B: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C:其制稍异于前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下列各句从句式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夫晋,何厌之有? B:将军岂有意乎? C:君安与项伯有故? D: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还也 不患众之不足也 B:父母宗族,皆戮没 吾属今之虏矣 C:臣壮也,犹不如人 夫晋,何厌 D:樊将军穷困来归丹 若舍郑为东道主

与其它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寂寥而莫我知也 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下面这段文字在语法、标点、用词等方面有一些语病,请找出三处进行修改。(6分)

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10月30日公布了今年第三季度财经报告,当季利润为148.3亿美元,再次刷新了这家能源巨头上季度创下的美国企业单季利润。对此,人们普遍认为:“石油及其衍生品都是人们生活的必须品,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整个社会都在节衣缩食,石油巨头却大发横财,颇有趁火打劫的味道,为人所不耻。”

(1)将 改为 ;

(2)将 改为 ;

(3)将 改为 ;

(1)将“刷新······单季利润”改为“刷新·······单季利润最高记录”;

(2)将“必须品”改为“必需品”

(3)将“不耻”改为“不齿”;

(4)将引号删除,或者将冒号改为逗号。

(6分,改对一处得2分,改对3处得6分)


解析:

     (1)搭配不当  (2)用词错误 (3)用词错误(4)标点重复

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欣以不堪拜伏,辞不朝觐,高祖、太祖并恨不识之。

⑵不爱珍奇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⑴羊欣因为不能承受拜伏之礼,推辞不上朝觐见,高祖、太祖都以没有见过他而感到遗憾。(关键词:以、堪、恨)

⑵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致天下优秀的人才,订立南北联合的盟约,结成一体。(关键词:爱、致、合从)


解析:

断句和翻译。

(1)用“/”为下面文段断句。

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

②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

(1)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

/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是之谓大丈夫”(3分,错两处扣1分,扣完为止)

(2)①为您考虑,不如我们暗中与齐国修好而表面上绝交,派人随张仪回去。(3分,“阴”

1分,“阳”1分,句子大意1分)

②攻打秦国还不如趁机用一座大城的代价去收买它,与秦国合力攻打齐国。这样我们从

秦国失去的土地,还可以在齐国得到补偿。(3分,“因”1分,“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介词结构1分,句子大意1分)


解析:

(1)翻译文言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非夫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势,何以至此!

译文:

②圣人之文虽不可及,然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

译文:

(2)将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断开。

后 之 惑 者 徒 见 前 世 之 文 传 以 为 学 者 文 而 已 故 愈 勤 而 愈 不至

(1)①如果不是文辞丰厚文意雄伟,盛大浩然有不可挡的气势,何以能达到这种地步呢?

②圣人的文章,虽然是(一般人)不能赶得上的,然而大概说来,道理懂得很多的人,他的文章自然不难达到好的水平。

(2)后之惑者/徒见前世之文传/以为学者文而已/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


解析:

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则建即终不为辟阳之客,而受不义之金以营丧,是污其亲以不义也。

译文:

(2)苟孑孑自好,著声称于时,则人所以尝试之者百端,稍有不诚,未有不败者也。

译文:

(1)(5分)既然这样,那么朱建即使最终不做辟阳侯的说客,却因接受了不合道义的钱财来办理丧事,这也是用不合道义来侮辱他的亲人。

    译出大意给2分,“客”、“营”译对各1分,“是污其亲以不义也”译时将“以不义”调到谓语前给1分。

(2)(5分)如果人品、才能出众.洁身自爱,有显著声名被时人称道,那么人们用来试他的方法就会有许多,稍微不真,没有名声不被坏掉的。

    译出大意给2分,“著声称于时”被动句翻译准确给1分,“所以”、“百端”译对各给1分。


解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