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下列句子。(每小题2分,共4分)

(1)既处贵仕,又广居宇,非有令德,必受其殃。

(2)选贤所以报国也。非贤不举,死亦何悔!

(1)既身处高贵官职,又扩大居住的房屋,(如果)不是有很好的道德,一定会受到灾祸。

(2)选拔贤才用来报效国家。不是贤才不推荐,我死了又后悔什么!


解析: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轨遂投城遁走。文帝闻而壮之。

(2)唯罴信著于人,人莫有隐者,得粟不少诸州,而无怨讟。

(1)韩轨的将士只得弃城逃跑。文帝听说后,赞许王罴豪壮。

(2)只有王罴能取信于民,所以没有隐匿的人,他征收的粮食不比其他各州少。


解析:

(1)译出大意给1分;“投”译为表示“放弃”一类的意思,给1分;“壮”译为表示“以…为壮”一类的意思,给1分。

(2)译出大意给1分;“信著于人”译为“取信于民”或“在百姓中享有信誉或信誉卓著”等,给1分;“不少诸州”译出比较关系,给1分。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破已服之国,不可谓仁;夺已成之功,不可谓知。内以丧其谋臣,外以劳其军旅,汉之疑信自是始矣。

译文:

(2)世所贵乎谋士者,为其能以排人之难也。使通诚爱信,则必思所以终全之矣。

译文:

(1)攻破已经臣服的齐国,不可以说是仁;抢夺已经完成的功劳,不可以说是智。在内因为这而丧失了自己的谋士,在外因为这而使自己的军队劳累,刘邦怀疑韩信,从这个时候开始了。  

(2)世间人们看重谋士,是因为他们能排解他人的的危难。如果蒯通诚心爱护韩信,就应当思考用来保全韩信的计策。


解析:

(1)知、以、劳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2)贵、使、所以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下面各句中加点的字不表示被动的一项是( )

A: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B: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D: 廉颇伐齐,大破之,拜为上卿

下列各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①忠告而善道之 ②取于吴,为同姓 ③孙以出之 B: ①吾其被发左衽矣 ②归孔子豚 ③孔子时其亡也 C: ①邦有道,则知 ②夫子之说君子也 ③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D:①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②则民无所错手足 ③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春风又绿江南岸。 B: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C: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D:过秦论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B:侣鱼虾而友糜鹿 C:序八州而朝同列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 ) 例句: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A: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B: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C:其制稍异于前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下列各句从句式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夫晋,何厌之有? B:将军岂有意乎? C:君安与项伯有故? D: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还也 不患众之不足也 B:父母宗族,皆戮没 吾属今之虏矣 C:臣壮也,犹不如人 夫晋,何厌 D:樊将军穷困来归丹 若舍郑为东道主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