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文言句式或固定结构的特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秦人不暇自哀( 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自”前置 )
B. 戍卒叫,函谷举( 被动句,举,被攻占 )
C.击空明兮溯流光( 判断句 )
D.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句 )
C
解析:
省略句,省略主语“桨”和“船”
下列句子中活用不同一项是( )
A.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
B.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C.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出师表》)
D. 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A
解析:
A、(使……灭族)本项为使动用法,其余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B、(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C、(忠良诚实的人)
D、(坚固的铠甲、锐利的武器)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试题。
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谷时孰然后赏之以乐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缀远;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缀短。故观其舞,知其德;闻其谥,知其行也。
(节选自《礼记·乐记》)
根据上文,诸侯得到乐的赏赐要具备哪些条件?(用自己的话回答)
《礼记》和哪四部作品合称“五经”,成为儒家的经典书籍?
【小题1】夔始制乐以赏诸侯/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谷时孰/然后赏之以乐/故其治民劳者。
【小题2】德行盛大 尊崇教化 五谷按时成熟
【小题3】《诗经》《尚书》《周易》《春秋》
解析:
【小题1】每处1分,只要不超过6处,对1处,即得1分,不倒扣。
【小题2】少1点扣1分,扣完为止。
【小题3】有错误则不给分,2分。
参考译文:
从前,舜创制了五弦琴,用来伴唱《南方》诗。夔最初创制乐,用来赏赐给诸侯。因此,天子创制乐的目的,是用来赏赐给有德行的诸侯的。德行盛大,尊崇教化,五谷按时成熟,然后才会得到乐的赏赐。所以,诸侯治理民众不好,使他们劳苦,赏赐的歌舞行列就稀疏;诸侯治理民众好,使他们安闲,赏赐的歌舞行列就稠密。因此,观察舞蹈行列,就会知道诸侯的德行,听到赏赐的谥号,就会知道诸侯生前的行为。
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给以鼓吹,驰传诣洛阳发兵,以讨檀让。
让谓仲文未能卒至,方槌牛享士。
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
【小题1】把朝廷鼓吹的乐队给他,让他乘驿车火速到洛阳去发兵。来讨伐檀让。得分点:“传(驿车)”“诣(到……去)”的翻译和省略倒装句式“[以鼓吹]给(之)”的翻译
【小题2】檀让还认为于仲文不可能马上就到,正在杀牛犒劳士兵。得分点:“谓(认为)…卒(马上)”的翻译和“槌(杀)”的名词用作动词
【小题3】于仲文挑选精锐士兵,假竖起尉迥的旗帜,兼程前进。得分点:“简(挑选)”“建(竖起)~倍道(兼程而行,一天赶行两天的路程)”的翻译
解析:
略
【参考译文】
于仲文,字次武,幼年就聪明灵活,小时候上学,就沉迷书中而不知疲倦。等到长大之后。卓异豪爽,胸怀大志,气度超凡。从家中被征召出来做官,担任赵王的属官,不久升迁为安固太守。隋高祖任北周丞相时,尉迥发动叛乱,派遣部将檀让攻占黄河以南地区。又派人诱招于仲文,于仲文拒绝了他。尉迥对他不听从自己非常愤怒,派遣仪同的宇文威进攻他。于仲文迎战,大破宇文威的军队,斩首五百多人,因功被授予开府。尉迥又派遣他的部将宇文胄渡过石济,宇文威、邹绍从白马出兵。两路并进,又进攻于仲文。于仲文估计自己支撑不住,就扔下妻子儿女,率领六十多个骑兵,打开城池西门,冲破重围而逃。被贼兵追赶,边战边逃,跟随的骑兵战死的有十之七八。于仲文仅一人死里逃生,到达京师。尉迥于是杀了于仲文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高祖见到于仲文,把他请到自己的内室,替他伤心哭泣。提升他为大将军。兼任河南道行军总管。把朝廷鼓吹的乐队给他,让他乘驿车火速到洛阳去发兵。来讨伐檀让。于仲文的军队驻扎在蓼堤,距离梁郡七里,檀让拥有数万军队.于仲文用瘦弱的士兵来挑战。檀让全军出动来抵抗,于仲文假装失败逃跑,檀让的军队很骄傲轻敌。于是于仲文派遣精锐__从左右两侧夹击贼兵,使檀让的军队大败。檀让率领残余的军队驻扎在城武,部将高士儒率领一万军队驻扎在永昌。于仲文假意下发公文到各州县说:“大将军来了,应多多聚集粮食。檀让还认为于仲文不可能马上就到,正在杀牛犒劳士兵。于仲文知道他松懈了,于是挑选精锐的骑兵袭击他,一天便赶到了,于是攻占了城武。尉迥的部将席毗罗,拥有十万军队,驻扎在沛县,将要攻打徐州。他的妻子儿女在金乡。于仲文派遣人假称是席毗罗的使者。对金乡城的守主徐善净说:“檀让明天午时到达金乡,将要宣布蜀公的命令。赏赐将士。”金乡人认为真的这样,都很高兴。于仲文挑选精锐士兵,假竖起尉迥的旗帜,兼程前进。徐善净望见于仲文的军队将要到达,还以为是檀让到了.于是出城迎接谒见。于仲文捉拿住他,于是夺取了金乡。席毗罗依仗人马众多,来迫近官军。于仲文背城布阵,在距离阵地几里的地方,在麻田中设下埋伏。两阵刚刚交锋,伏兵出动,他们都拖着柴枝擂鼓呐喊,尘埃布满天空。席毗罗的军队大败而逃。于仲文乘机追杀,贼兵都投进洙水而被淹死,洙水因此而断流。俘获了擅让。用囚车把他送到京师,黄河以南地区全部平定。席毗罗躲藏在荥阳的一户人家,被捉出斩首,把他的首级送到京师。朝廷为于仲文刻石纪功,石碑立在泗水之滨。史臣说:于仲文博览群书,拿出众的谋略称许自己,从平定尉迥之乱起,于是建立功名。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
(2)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
(1)他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士兵,教士兵练习射箭骑马,小心看守烽火台,多派侦察敌情的人员,对战士待遇优厚。
(2)可是匈奴却认为李牧是胆小,就连赵国守边的官兵也认为自己的主将胆小怯战。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依然如故。
解析:
略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每小题5分)
(1)天子即问君何以治北海令无盗贼,君对曰何哉?
(2)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君子相送以言,小人相送以财。
(1)皇帝如果问你怎么治理北海,使那里没有盗贼(抢劫、杀人的人),您回答说什么呢?
(2)美好的言辞可以求得尊贵,美好的品行可以超越别人。君子用(把、拿)美好的言语赠送对方,小人用钱财赠送对方。
解析:
(1)采分点:即:如果 令:使、让 何以:用什么(宾语前置) 对:回答 各1分,句意通顺1分,5分。
(2)采分点:市:求得 加:超越 送以言、送以财:介词结构后置 相:对方 各1分,句意通顺1分,5分。
请选出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 )
A: 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B: 不拘于时,学于余。 C: 秦人不暇自哀。 D: 复驾言兮焉求。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孤贫,为外祖何准所抚育。从叔献之及太原王恭,并贵重之。
译文:
(2)敬弘尝解貂裘与之,即着以采药。
译文:
(1)王弘之幼年丧父,家境贫穷,被外祖父何准抚养。堂叔王献之和太原王恭都很器重他。(孤、为……所、贵重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2)王敬弘曾经脱下貂裘送给他,他就穿上貂裘去采药。(与、即、着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解析:
无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欲信大义于天下 B:来吾道夫先路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于斯三者何先 ②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③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④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