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求人可使报秦者
A: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B:时人莫之许也 C: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石之铿然有声者
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惧谗邪 B:何必劳神苦思 C:人君当神器之重 D:不念居安思危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A: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B: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C:以愚黔首 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对下列加点词活用情况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② 旷安宅而弗居 ③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⑤师行而粮食 ⑥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⑧饭疏食饮水
⑨足食,足兵,民信之 ⑩ 所谓立之斯立
A.①④|②③⑨|⑤⑦⑧|⑩ B.①④|②③⑨|⑤⑦⑧|⑥|⑩
C.①④⑤⑦⑧|②③⑨⑩|⑥ D.①④⑧|②③⑨|⑤⑦|⑥|⑩
4.B
解析:
4.B ①荒 :形容词作动词,开垦,开辟 ②旷: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空闲③劳、苦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苦、使……辛劳④老:形容词作动词,尊重,爱护⑤粮:名词作动词,征集粮食,转运粮食 ⑥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⑦水:名词作动词,游泳⑧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立⑨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充足⑩饭:名词作动词,吃
下列句子中加点汉字活用现象判断及其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孔子下(名作状,向下)
B.止子路宿(使动)
C.不仕无义(名作动)
D.欲洁其身(使动,使……高洁)
A
解析:
名作动,下车
选出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
A: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就像布匹一样,已织得斐然成章,可是还不知道如何来剪裁。 B: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用我呢,就能成功;不用我呢,就会被埋没,只有我和你才有这样的本领吧! C: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都停不下来。 D: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像仲由这样,只怕不得善终吧!
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B: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C: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D: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是虚心还是骄傲,不仅涉及思想作风问题,也关系到一个人能否进步,能否创新。 B:尽管红学界基本认为后40回是续貂之作,显然不会为此而贬损《红楼梦》的价值。 C:因为用了含铅量超标的柴油,汽车运行中故障频发,不但没省了钱,反倒污染了环境。 D:他之所以不辞而别的原因,婶婶心里清楚——丑娃不忍心让叔父撑着病身子去送他。
断句和翻译。
(1)用“/”为下面文段断句。
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
②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
(1)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
/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是之谓大丈夫”(3分,错两处扣1分,扣完为止)
(2)①为您考虑,不如我们暗中与齐国修好而表面上绝交,派人随张仪回去。(3分,“阴”
1分,“阳”1分,句子大意1分)
②攻打秦国还不如趁机用一座大城的代价去收买它,与秦国合力攻打齐国。这样我们从
秦国失去的土地,还可以在齐国得到补偿。(3分,“因”1分,“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介词结构1分,句子大意1分)
解析:
无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逃末复者,官为为之;贫不能者,畀以财。
译文:
(2)验卒所告,皆不实,凡治状愈明。
译文:
无
解析: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