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2日下午2时在首相官邸会见记者时正式宣布辞职,以期打破他与国会在《反恐特别措施法》问题上的僵局。 B:发生通货膨胀的时候,上涨最厉害的一般都是鲜菜、鲜果,因此它们最容易受到谣言传播或是紧张情绪的影响,出现价格跟风上涨。 C:8岁的海南女孩张慧敏,准备跑马拉松上北京。而有专家认为,其父亲张健民的高强度的训练,会对孩子的骨骼、心脏、身体都存在极大的不利影响。 D:2008年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主题曲《We Are Ready》,旋律优美,情绪激昂,充分表达了我国的音乐创作水平和“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精神。
翻译下面两句话
⑴.阅罢,徐徐看新孝廉赴宴,买贤书数册,然后束装
⑵.居家时闻政有不便民者,公即入告邑长令,语甚激切。
无
解析:
无
下列句子没有语序倒置现象的一项是:( )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C: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D: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
译文: ▲
(2)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
译文: ▲
(3)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
译文: ▲
(1)您准备用什么办法平息那里的盗贼,来满足我的心意呢?(“何以”、“以称朕意”、全句基本意思各1分)
(2)我希望丞相、御史大夫暂且不要用法令条文来约束我,所有事情让我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处理。(“且”、“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各1分)
(3)龚遂发现齐地(或“渤海一带”)风气奢侈,人们爱好细小的技艺(或“不重要的技艺”),而不肯从事农业生产,就亲自在勤俭节约方面做出表率,鼓励百姓从事耕作和种桑养蚕(或“耕织”)。(“末技”、“躬率以俭约”、“劝”、“务农桑”各1分)
解析:
无
翻译下列句子。
⑴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⑵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⑶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⑷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⑸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1)蔺相如坚决挽留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得分点:孰与)
(2)相如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偏偏害怕廉将军吗?(得分点:独……哉?)
(3)拿不定主意,又找不到可派去回复秦国的人。(得分点:定语后置)
(4)我们离开亲人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义节啊。(得分点:表原因的判断)
(5)(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得分点:视事、乞骸骨、拜)
解析:
略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0分)
畴昔之局,其始也,有不患其败而冀其胜者欤?
(2)废其局,敛其子,全生远杀之术也。
(3)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1)昨天那盘棋,开始的时候,难道不担心自己失败而希望自己胜利吗?(畴昔、患、冀、语气各1分。畴昔:往昔、日前、以前)
(2)废掉那盘棋,收起那棋子,是保全生命远离杀机的方法啊。(敛、全生远杀、判断句式各1分)
(3)早些织你们的布,养好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鸡猪。(一句1分)
解析:
无
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德宗新弃天下,东宫即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自春至秋,其所施为,人不以为当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天与所长,不使施兮。人或加讪,心无疵兮。
译文: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1)唐德宗去世,太子李诵即位。
(2)从春到秋,他所采取的革新措施,人们都认为是无可非议的。
(3)天赋的才能,不让我来施展啊。即使有人诽谤,我也问心无愧啊。
解析:
无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未悉当,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
译文:
(2)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
译文:
(3)于孟津试船,遂至覆没,忠之至也。
译文:
(1)虽然不一定全部恰当,但郡中之人惊讶于他的年少而又有大才。(3分)
(2)如果心中想的有什么没有全说出的,再到我官署来。(3分)
(3)在孟津试船,最后船覆人亡,忠心到了极点啊。(3分)
解析:
无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伍子胥欲见吴王而不得,客有言之于王子光者,见之而恶其貌,不听其说而辞之。
(2)故有道之士未遇时,隐匿分窜,勤以待时。
(3)以鲁卫之细,而皆得志于大国,遇其时也。
(1)伍子胥想见吴王但没能见到,有个门客向王子光讲了伍子胥的情况,王子光见到伍子胥却讨厌他的相貌,不听他讲话就谢绝了他。(4分)
(2)所以有道之士没有遇到时机的时候,就到处隐匿藏伏起来,甘受劳苦来等待时机。(3分)
(3)凭着鲁国、卫国那样的小国,却都能从大国那里实现愿望,是因为遇到了恰当时机。(3分)
解析: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