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 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③则与斗卮酒 ④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⑤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⑦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饣甫也 ⑧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⑨古之人不余欺也 ⑩惟利是图

A:①⑧/②⑦/③⑤/④⑥/⑨⑩ B:①④/②③/⑤⑦⑩/⑥⑧/⑨ C:①⑤/②⑥/③⑧/④⑦/⑨⑩ D:①⑧/②⑦⑩/③⑤/④⑥/⑨

将教材中的三个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烛之武退秦师》)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解析:

(1)现在前去却没有信物,那么秦王就不能接近。

(2)晋国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了它的边境,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

(3)我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的盗贼进出和意外的变故。

下列各句中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介词结构必须提前的一项是 ( ) 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②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③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④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⑤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⑥越王勾践栖于会稽山上。 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 ⑧某所,而母立于兹。

A:①③④⑥⑦ B:①②④⑤⑦ C:②④⑤⑦⑧ D:②③⑤⑥⑧

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臣等以死守之 B:今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C: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 D: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也

下列各句都有实词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类的一项是

A.高宗闻其名,召见,异之 B.往而不反,卒至土崩

C.后善其言,迁正谏大夫 D.固辞不与,世洁其为人

B


解析:

(“土”,名词做状语。A项的“异”,C项的“善”,D项的“洁”,都是意动用法。)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完毕 )

B.卒不忍独善其身( 善:形容词作动词,完好、完善 )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幼: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疼爱 )

D.水击三千里( 三千里:数量词活用为名词,三千里的距离 )

D


解析:

水: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

对下列文言句式或固定结构的特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介词短语后置句 )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判断句 )

C.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判断句 )

D. 不拘于时(壮语后置)

D


解析:

被动句

指出下列文言句式或固定结构的特点。

A.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宾语前置 )

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倒装句 )

C.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判断句 )

D.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反问句 )

D


解析:

省略句“于”

选出与“籍何以至此”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客何为者? C:汝将何以视天地?  D:大王来何操?

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B: 侣鱼虾而友麋鹿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C: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之 D:骊山北构而西折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