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猥以微贱,侍东宫 当:应当 B:大母余曰 过:经过 C:若望仆不相 师:效法 D:其成败兴坏之纪 稽:停留

选出加点词词义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

A:二世使使者斩以徇(示众) 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陷害) B:若望仆不相师(希望)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应当) C: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恢复) 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杀) D:吏当广所失亡多(判决) 不知广之所之,弗从(接应)

13.下列各句中不包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C: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 D: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1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与时俯仰,以其狂惑 通:疏通 B:莽苍者,三餐而反 适:适才 C:若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望:希望 D: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修列:著述,编著

5.下列对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若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怨恨) B: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也。(态度鲜明) C:宁得自深藏于岩穴邪!(引退) D:故述往事,来者。(思念)

3.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成人自立 B:若仆不相师 怨恨 C: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斩以示众 D:每一令出,平其功 攻打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相:代词,你。 B: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成立,成人自立。 C: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辩,变化。 D: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极,极点。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释义错误的一项是( )

A: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从前,过去) B: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推广) C: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推荐,举荐) D:若望仆不相师(希望)

阅读《报任安书》选段,完成文后小题。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者辱赐书 曩:从前

B.若仆不相师 望:抱怨,怨恨

C.恐然不可为讳 卒:同“猝”,突然

D.阙然久不 报:报答

14.下列文言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士为知己者用

A.草创未就,会遭此祸 B.圣人不凝滞于物

C.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D.去以六月息者

13.D (报,答复)

14.B 被动

【解析】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此题D项“报”结合语境,这是一封回信,应译为“答复”。这是考核课本中实词的题目,高考文言翻译的大量要点都出自课本中的重点词,对课本中的重点词语一定要加强记忆。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句式。文言文句式是每年高考语文必考考点之一,也是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版块。常见的文言句式有以下几种:1.判断句: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采用副词“乃”“即”等表示判断。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4)用动词“是”“为”表判断。2.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3)用“于”表示被动。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3.倒装句:(1)宾语前置,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2)定语后置,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3)介宾短语后置,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宾短语。(4)主谓倒装,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本题例句是定语后置句。例句是被动句。B项“于”表被动。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少卿足下:从前承蒙您给我写信,教导我用谨慎的态度在待人接物上,以推举贤能、引荐人才为己任,情意十分恳切诚挚,好像抱怨我没有遵从您的教诲,而是追随了世俗之人的意见。我是不敢这样做的。我虽然平庸无能,但也曾听到过德高才俊的前辈遗留下来的风尚。俗话说:“为谁去做,教谁来听?”钟子期死了,伯牙便一辈子不再弹琴。这是为什么呢?贤士乐于被了解自己的人所用,女子为喜爱自己的人而打扮。您蒙受意想不到的罪祸,再过一月,临近十二月,我侍从皇上到雍县去的日期也迫近了,恐怕突然之间您就会有不幸之事发生,因而使我终生不能向您抒发胸中的愤懑,那么与世长辞的灵魂会永远留下无穷的遗憾。请让我向您略约陈述浅陋的意见。隔了很长的日子没有复信给您,希望您不要责怪。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