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 然亦自爱其居闲靓,可以避俗嚣也。 (3 分)
译文:
(2) 先是县人争以不利阻余。(3 分)
译文:
(3)吾妻具酒相问劳,余谓:“得无所有恨耶?”(4 分)
译文:
(1)然而(我)自己也很喜欢那里环境的幽静、美好,可以避开尘世的喧嚣打扰。(“闲靓”“俗嚣”及句意各1分)
(2) 开始时,县里的人争着用这样做的害处来阻止我。(“先是”、句式、句意各1分)
(3) 我的妻子准备了美酒来慰劳我。我说:“难道没有遗憾吗?”(具、相、得无、恨各1分)
解析:
无
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
(2)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 “皇上(您)即使想厚待他,应当适时抑制他,不要让他最后到死亡的地步。”(译出大意给2分,“即”“厚”“宜”,译对一个给1分。)
(2) 可见,祸患常常是在细微的小事上积聚起来的,而聪明勇敢又往往在沉湎嗜好中受到困厄,难道仅是优伶就能造成祸患吗?(译出大意给2分,“于”“于”“岂独”,译对一个给1分。)
解析:
略
给下面句子用“/”断句。
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
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
解析:
略
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2)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
(10分)(1)他父亲认为他很重大义,说:“你被时代任用后,一定会为国殉难来成全义吧!”(“义”、“其”、“殉国”、各1分,句子通顺2分,5分。)
(2)皇帝当初要为岳飞营造宅第,岳飞推辞说:“敌人还没有消灭,怎么能安家呢?”(后半句译为“谈什么家呢”也对)(“营”、“辞”、“为”各1分,反问句1分,句子通顺1分,5分。)
解析:
无
请概括本段文字主要说明什么道理?
要善于运用智慧(1分)和凭借外力(或“外物”)(1分)。
解析:
无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楚 共 王 出 猎 而 遗 其 弓 左 右 请 求 之 共 王 曰 止 楚 人 遗 弓 楚 人 得 又 何 求 焉 仲 尼 闻 之 曰 惜 乎 其 不 大 亦 曰 人 遗 弓 人 得 之 而 已 何必 也 仲 尼 所 谓 大 公 也
(取材于《说苑·至公》)
楚共王出猎而遣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仲尼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亦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仲尼所谓大公也。
解析:
略
用斜线(/)给下面画线句子断句。
余乃穿涧水而西。得石壁,夷出天成,下拥石基。余东下而立则水帘之泉泠泠出其左而桃柳数十株蔚绕其右余遂倚石壁为之亭亭悉以石石柱四直入石基其深尺有咫上覆以石板令永久登泰山者得憩息万祀矣。
余乃穿涧水而西。得石壁,夷出天成,下拥石基。余东下而立/则水帘之泉泠泠出其左/而桃柳数十株蔚绕其右/余遂倚石壁为之亭/亭悉以石/石柱四/直入石基/其深尺有咫/上覆以石板/令永久/登泰山者得憩息万祀矣。(共5分,每两处1分)
解析:
无
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B:灌水之阳有溪焉 咸以愚辱焉 C: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D:相与枕藉乎舟中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数为汉所破,亡数万人,以骠骑之兵也。
②子嬗代侯。嬗少,字子侯,上爱之,幸其壮而将之。
①(5分)匈奴单于因为身处西方的浑邪王屡次被骠骑将军率领的汉军打败,损失几万人而大怒。(“怒”“数”为“汉所破”“亡”“以”每1分,句子不通酌情扣分。)
②(5分)去病的儿子霍嬗接替了景桓侯的爵位。霍嬗年龄小,表字子侯,皇上喜爱他,希望他长大后任命他为将军。(“代”“少”“爱”“幸其壮”“将”每1分,句子不通酌情扣分
解析:
无
下列句子中文言句式解析错误的一项是
A: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判断句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宾语前置 C:君子生非异也。判断句 D: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省略主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