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所甘心焉。

(2)罪细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

(1)译文:(我作为)刺史倘若了解百姓的疾苦却不去救助,这难道是为政之道吗?即使得罪宰相,也是心甘情愿的。

    (2)译文:罪轻的人尚且不被宽容,罪重的人竟然放过而不去问罪,如果陛下不放逐程伯献,我不能接受诏令。


解析: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辞不受。

翻译:

(2)贼义其言,悉以还范

翻译:

(3)救恤穷乏,家无所余,中外孤寡皆归焉。

翻译:

(1)太傅袁隗想要把女儿嫁给张范,张范推辞没有接受。  (3分) (“妻”“辞”各1分 翻译通顺1分)

           (2)强盗被他的大义所感动,把两个都还给了张范。(3分) (“悉”“义” 各1分  翻译成被动句1分)

    (3)(张范)救济抚恤贫困的人,(以致)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本地和外地的孤儿寡母都来投靠他。(4分)(“穷乏” “中外”“所余”各1分  翻译通顺1分)


解析:

下面是宋朝高观国的词《声声慢》的下片,填入横线处的两句正确的一项是 卷地香尘不断,最得意,输他五陵狂客。 。绞绡暗中寄与,待重寻,行云消息。乍醉醒,怕南楼吹断晓笛。

A:无限眼边春色,楚柳吴梅 B:无限眼边春色,楚柳更兼吴梅 C:楚柳吴梅,无限春色 D:楚柳吴梅,无限眼边春色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义不忍负国家、辱父祖,愿与此城终始以明吾节,诸君其自为谋。

译文:

(2)贼至,身帅将士披甲登陴,虽屡却敌而援师讫不至。

译文:

(1)但是从道义上讲,我不忍心辜负国家、辱没祖先,我愿意跟这座城池共存亡,以此来表明我的气节,各位还是自己作打算吧。

   (2)金兵到了,张克戬亲自率领将士披上铠甲登上城墙(与敌人作战),虽然屡次击退敌兵,但是增援的__最终没有到来。(帅、却、讫)


解析:

把上面文言语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皆天机所到,非学而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日与文士丘为、裴迪、崔兴宗游览赋诗,琴樽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至于(王维)山水(画)中的平旷深远的意境、云彩的情势,山石的颜色,都是其卓越的天赋才能达到的,并不是(别人)能学来的。(5分,“至”,1分;“平远”,1分;“天机”,1分;“皆”,1分;全句通顺,1分)

②每天与丘为、裴迪、崔兴宗等文人学士游历览胜、写诗,抚(弹)琴饮酒,自得其乐。(3分,“日”,1分;“琴樽”,1分;全句通顺,1分)


解析: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智伯曰:“子何以知之?”对曰:“臣见其视臣端而趋疾,知臣得其情故也。”(6分

(2)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

(1)智伯说:“你怎么知道的?”絺疵回答说:“我看见他俩看我很仔细,然后快步跑开,那是知道我识破他们心思的缘故。”(何以:凭什么,怎么, 1分;其:他们,他俩,1分;趋疾,快步跑开,1分;故:原因,1分;句子通顺,2分)

(2)智伯军队为救水淹而大乱,韩、魏两军从侧面攻击智伯军,赵襄子带领士兵从正面迎击。(翼:从侧面,1分;将:带领,1分;句子通顺,2分)


解析:

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 然亦自爱其居闲靓,可以避俗嚣也。 (3 分)

译文:

(2) 先是县人争以不利阻余。(3 分)

译文:

(3)吾妻具酒相问劳,余谓:“得无所有恨耶?”(4 分)

译文:

(1)然而(我)自己也很喜欢那里环境的幽静、美好,可以避开尘世的喧嚣打扰。(“闲靓”“俗嚣”及句意各1分)

(2) 开始时,县里的人争着用这样做的害处来阻止我。(“先是”、句式、句意各1分)

(3) 我的妻子准备了美酒来慰劳我。我说:“难道没有遗憾吗?”(具、相、得无、恨各1分)


解析:

无 

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

(2)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 “皇上(您)即使想厚待他,应当适时抑制他,不要让他最后到死亡的地步。”(译出大意给2分,“即”“厚”“宜”,译对一个给1分。)

(2) 可见,祸患常常是在细微的小事上积聚起来的,而聪明勇敢又往往在沉湎嗜好中受到困厄,难道仅是优伶就能造成祸患吗?(译出大意给2分,“于”“于”“岂独”,译对一个给1分。)


解析:

给下面句子用“/”断句。

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

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


解析:

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2)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

(10分)(1)他父亲认为他很重大义,说:“你被时代任用后,一定会为国殉难来成全义吧!”(“义”、“其”、“殉国”、各1分,句子通顺2分,5分。)

   (2)皇帝当初要为岳飞营造宅第,岳飞推辞说:“敌人还没有消灭,怎么能安家呢?”(后半句译为“谈什么家呢”也对)(“营”、“辞”、“为”各1分,反问句1分,句子通顺1分,5分。)


解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