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只一天,人们有吃()的习惯。
A:饺子 B:汤圆 C:粽子 D:馄饨
汉族、蒙古族都过的节日有( )。
A: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B:中秋节、清明节、春节 C: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D:清明节、端午节、春节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请按下列要求作答。
(1)请说说“端午节”的来历。
(2)过“端午节”,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
(3)从2008年起,我国已将“端午节”明文规定为法定节日,有何意义?
(1)示例: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遭保守派贵族谗言攻击,最终被放逐。屈原因理想无从实现,自投汨罗江而亡,这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后人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一系列活动纪念屈原,于是形成了端午节。(答题要点:能说出端午节源于对屈原的纪念,即可得分)
(2)示例:吃粽子、赛龙舟、佩香袋、插艾草、饮雄黄酒等。
(3)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意思相近即可)
节日是一种文化习俗,是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所形成的独具一格的文化传统。下面的诗句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是
A:千户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B: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C: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痛饮读离骚,放开今古才子胆;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因纪念这副对联中称颂的人物而逐渐形成的节日是
A:清明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元宵节
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规定,把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作为法定节日。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有关端午节的诗篇,北宋诗人张耒的《和端午》“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请回答:
(1)我国为什么把端午节作为法定假日?
(2)北宋诗人张耒诗中“忠魂”指谁?
(3)根据他的生平和作品,想一想他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怀念?
(1)弘扬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言之有理即可)
(2)屈原。
(3)从屈原的生平和文学作品来看,他一心要革除弊政,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之路,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他爱国爱民的行为符合人民的意愿,当然会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怀念。
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规定,把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作为法定节日。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有关端午节的诗篇,北宋诗人张耒的《和端午》“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请回答:
(1)我国为什么把端午节作为法定假日?
(2)北宋诗人张耒诗中“忠魂”指谁?
(3)根据他的生平和作品,想一想他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怀念?
(1)弘扬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屈原。
(3)从屈原的生平和文学作品来看,他一心要革除弊政,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之路,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他爱国爱民的行为符合人民的意愿,当然会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怀念。
端午节将至。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请写出与端午节有关的三个民间习俗。(5分)
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有关端午节习俗的一道题目,体现的是对传统民俗生活了解的能力。写出一个1分,写出两个3分,写出三个5分
考点:识记文学、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