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下) B:画图省识春风面 (曾经) C:却坐促弦弦转急 (退回) D:他生未卜此生休 (预料)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①明年秋,送客湓浦口②因为长句,歌以赠之③似诉平生不得志 ④整顿衣裳起敛容⑤暮去朝来颜色故⑥我从去年辞帝京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④⑤⑥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将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⑵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⑴虽然拥有美味佳肴,不吃不知道它的味美,虽有最高的道德,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美好。⑵因此,学习之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授之后才能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后才能反躬自省,知道了自己的困惑,之后才能够发奋图强。因此说:教和学是可以互相促进的。(各2分)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因为

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凋

⑶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暂

⑷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 便宜

⑴ 因:于是  为:创作  ⑵使动用法,使……凋谢

⑶忽然,一下子         ⑷这里是方便的意思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金人复渡河谍知邓州为帝行在所命其将银朱急攻京西汲遣副总管侯成林守南阳金人奄至杀成林汲集将吏谓曰 吾受国恩恨未得死所金人来必死汝有能与吾俱死者乎皆流涕曰 惟命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安有议和以三月,而敌犹未退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寻代公纯摄帅事,捐金帛飨士,为战守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断句。(4分)   

金人复渡河/谍知邓州为帝行在所/命其将银朱急攻京西/汲遣副总管侯成林守南阳/金人奄至/杀成林/汲集将吏谓曰/吾受国恩/恨未得死所/金人来必死/汝有能与吾俱死者乎/皆流涕日/惟命

(2)翻译(6分)

   [1aae882667bd3e91.gif]怎么会有用三个月来议和(谈判).但是敌人还没有退兵的呢?(“退”、疑问句式、句意各1分,共3分)

难道有已经签订和约三个月,然而敌人仍旧没有后退(的道理)吗?(得分2分)

    ②不久,他(刘汲)代替高公纯处理统率军队的事务,他捐出金帛慰劳战士,制定战守的准备(计划)。(“摄”、“飨”、句意各1分,共3分)   

    (刘汲)寻找他人代替高公纯掌管率领军队的事务,他捐出金帛来犒赏将士们,做出战和防守的计划。(得分1分)

    (刘汲)不久后替代公纯担任统率的职务,拿出财物赏赐将士,做攻守之事的谋略。(得分2分)

附译文:

    刘汲,字直夫,眉州丹棱人。绍圣四年进士。金人再次侵犯京师,各道(行政区域)有三个月不知道朝廷的情况。冯延绪传达诏书并安抚通告,说皇帝出郊外签订和议,命令各道罢兵。刘汲对副总管高公纯说:  “诏书不能立刻相信。”高公纯询问缘故,刘汲说:  “诏下从去年十二月就下达了,邓州离京城七百里,现在才到达邓州,是为什么呢?怎么会用三个月来议和,但是敌人还没有退兵的呢?这一定是金人胁迫朝廷来缓和保卫朝廷的__罢了,可以迅速进兵。”高公纯感到为难,刘汲请求自己出发,高公纯不得已和他一起到了南阳,

不能进城,刘汲独自率领几十名骑兵奔赴都城,二帝已经北行,刘汲穿上白衣服恸哭。不久他代替高公纯处理统率军队的事务,他捐出金帛慰劳战士,制定战守的计划(准备)。随后,升任直龙图阁、知邓州兼京西路安抚使。

    这时金人又渡过黄河,通过谍报知道邓州是皇帝所在的地方,命令他的大将银朱猛烈进攻京西。刘汲派遣副总管侯成林守卫南阳,金人忽然到来,杀死了候成林。刘汲召集将领和官吏对他们说:  “我们承受国恩,恨没有找到死的处所,金人来了我们必定.战死,你们有能和我一起去死的人吗?”众人都留着眼泪说:  “听从你的命令。”有百姓请求在山上扎寨来躲避敌人的,刘汲说:“这是抛弃城池。然而,你们都去死,也没有什么意义。”就下令说:“城中有才能和武力从军的人听任他们留下来,其余的人听从他们的方便。”得到敢死的战士四百人。又下令说:  “凡是在这里做官的人,听任他们把家人送走,寅时出去午时返回,违者依军法惩办。”众人都感动佩服,没有一个过期不到。

    等到南阳失陷,命令大将戚鼎率领三千名士兵迎战,并且命令靳仪与赵宗印分守西门、南门牵制敌人。刘汲自己率领牙兵四百人登上城墙瞭望,看到赵宗印从小道逃走,就自己来到戚鼎的军队中,指挥他的部下布阵来等待敌人,敌人到来之后他们都殊死战斗,敌人退却。

一会儿靳仪战败,金人进攻他们更加猛烈,箭下如雨,军队的人请求刘汲离去,刘汲不答应,说:  “让敌人知道安抚使在这里为国家尽死力。”敌人大举到来,刘汲为国家而战死。事情报告皇上,赠他为太中大夫,谥号为忠介。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今异于是,公谁与居?且公虽贵,而无留资,何恃而归?(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苟有验者,悉推与之,无算远近。”厚守宰俸而严其法。(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现在情况和前面所说的不一样,您和谁住在一起呢?况且您虽然身份显赫但没有留下资产,

您回家后依靠什么生活呢?(5分)

(2)“如果有凭证,应该全都归还给他们,不要计算日期多少。”孔公增加地方官员的俸禄,同

时严格执法。(5分)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六经之亡,非秦亡之,汉亡之也。后之学者,见秦有焚书之令,则曰诗书至秦一炬,而扫地无余。此与耳食何异? 。是故书之焚,不在于李斯,而在于项籍。及其亡也,不由于始皇帝,而由于萧何。

(选自清代刘大櫆《焚书辨》)

愚以为/书之亡在楚汉之兴/沛公与项羽相继入关之时也/夫小人之为不善/未必其一出而祸天下/惟坐视其坏而莫为之所/其终乃一坏而不可救。

【评分参考】每处0.5分,“愚以为”后未断开可不扣分。断句超过6处,每多一处扣0.5分,扣完本小题分为止。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划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诸葛靓后入晋除大司马召不起以与晋室有仇常背洛水而坐与武帝有旧帝欲见之而无由乃请诸葛妃呼之既来帝就太妃间相见酒酣,帝曰:“卿故复忆竹马之好不?”靓曰:“臣不能吞炭漆身,今日复睹圣颜。”因涕泗百行。帝于是惭悔而出。

(取材于刘义庆《世说新语》)

诸葛靓后入晋 / 除大司马 / 召不起 / 以与晋室有仇 / 常背洛水而坐 / 与武帝有旧 /帝欲见之而无由 / 乃请诸葛妃呼之 / 既来 / 帝就太妃间相见 / 酒酣

(答对2处得1分,断错2处扣1分)

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文言文断名。(5分)

九 里 松 者 仅 见 一 株 两 株 如 飞 龙 劈 空 雄 古 奇 伟 想 当 年 万 绿 参天 松 风 声 壮 于 钱 塘 潮 今 已 化 为 乌 有 更 千 百 岁 桑 田 沧 海 恐 北 高 峰 头 有 螺 蚌 壳 矣 安 问 树 有 无 哉?

 “/”处为必断句处,“//”处为可断可不断处。必断处每答对2处得1分。在可断可不断处断句,不得分。答错2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

九里松者/仅见一株两株/如飞龙劈空/雄古奇伟/想当年//万绿参天/松风声壮于钱塘潮/今已化为乌有/更千百岁/桑田沧海/恐北高峰头有螺蚌壳矣/安问树有无哉?

译文:(被称为)九里松(的名胜),现在只能见到一两棵松树,像飞龙劈开天空一样,显得苍劲而雄伟。遥想当年,万松苍绿,直插云天,松涛声比钱塘江的潮水还要雄壮,而今已经化为乌有了;再过千百年以后,沧海变桑田,恐怕连北高峰顶都会出现螺蚌壳呢,还用问松树有无吗?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

晏 子 死 景 公 操 玉 加 于 晏 子 而 哭 之 章 子 谏 曰 非 礼 也 公 曰 昔 者 吾 与 夫 子 游 于 公 邑 之 上 一 日 而 三 不 听 寡 人 今 其 孰 能 然 吾 失 夫 子 则 亡 何 礼 之 有 哀 尽 而 去。

——《晏子春秋·外篇下》

晏子死/景公操玉加于晏子而哭之/章子谏曰/非礼也/公曰/昔者//吾与夫子游于公邑之上/一日而三不听寡人/今其孰能然/吾失夫子则亡/何礼之有/哀尽而去评分标准:本题5分。标记“/ ”处,每断对2处,得1分;每断错2处,扣1分,扣完为止。标记“//”之处,可断可不断,不赋分。

【句读文段参考译文】

晏子死了,景公拿玉器放在晏子尸体上失声痛哭。章子劝谏说:“这样做不合礼仪。”景公说:“从前我和夫子在公阜游玩,他一天之中三次(对我劝谏而)不屈从于我的意见,现在谁还能这样做!我失去晏子就要完了,还讲什么礼仪呢?”(景公)极尽哀痛之情后,方才离去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