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的“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云霞明灭或可睹 C:或王命急宣 D: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后患无穷 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C: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D:故军之患于军者
与“过犹不及”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C:今公子故过之 D: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与“李凭中国弹箜篌”的“国”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 C:等死,死国可乎 D: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与“君臣相顾,泣下沾襟”的“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 C: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固请,召有司案图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D: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
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B:父母俱在,兄弟无故 无缘无故 C: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 D:暮去朝来颜色故 君安与项伯有故
与“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的“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B:盖锺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C: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D: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与“不负众望”的“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秦贪,负其强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决负约不偿城
“复”属于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A:明年复攻赵,杀两万人 B:山重水复疑无路 C:王辞而不复 D:复之以掌,虚若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