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下列各项中,文言句式不完全属于同一类的一项是( )
A:凌万顷之茫然 蚓无爪牙之利 B:渺渺兮予怀 甚矣,汝之不惠 C:何为其然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10.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它三项的是( )
A:顺流而东也 B:其下圣人也远矣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1.选出句式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项是( )
A:吾属今为之虏矣 B:其制稍异于前 C:而君幸于赵王 D:而刘夙婴疾病
18.翻译下列句子。(共8分)
(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分)
(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3分)
(3)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2分)
(1)以地位低的人为师,那就足以感到耻辱,以官位高的人为师,那就近于谄媚。(3分)(“位卑”“官盛”补充省略内容各1分,“则”字1分)
(2)我自认为这个州里所有的不同于常态的山水,我全都享有过了,却从不知西山的奇异独特。(3分)(“是”、“山水有异态者”(定语后置句)、“未始”,各1分)
(3)(他)本是就是一时的英雄,如今却在哪里呢?(2分)(“而”“安在”(宾语前置句)各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文言特殊句式进行重点翻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一般在
直译的基础上,而后意译。整句翻译时,再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做到文通句顺,表意准确。注意三句关键字句的翻译,(1)“位卑”“官盛”补充省略内容(2)“是”、“山水有异态者”(定语后置句)、“未始”(3)“而”“安在”(宾语前置句)。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①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A:①到千里之远的地方去,三月份就开始储备干粮。 ②哪里用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 B:①去千里之远的地方,须三个月前储备干粮。 ②哪里用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 C:①去千里之远的地方,须三个月前储备干粮。 ②哪里用得着它往南飞九万里呢? D:①到千里之远的地方去,三月份就开始储备干粮。 ②哪里用得着它往南飞九万里呢?
11.选出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 ) 例句:赵强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A:之二虫又何知 B:非我也,兵也 C:以勇气闻于诸侯 D:而刘夙婴疾病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 )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故知一死生为虚诞 C: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16.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4分)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於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於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4分,2处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本题可根据文言虚词断句,如“虽”“也”“夫”;还可根据句式断句,例如,“行笃敬”“行不笃敬”。
考点:能为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为运用E级。
16.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划线句子断句。(限划8处)(4分)
太史公曰:“《诗》有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司马迁《孔子世家》)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共8分,每处0.5分)
【解析】
试题分析:文言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断句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具体做法,可以找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找虚词(如句首语气词、句末语气词、句首关联词、句首时间词等),找对话(注意曰、云、言等词),找修辞(如对偶、反复之类),找固定结构(如“是以”、“以故”等),找对称句式。本题所给文段从内容来看“矣”“焉”多用作句末语气词,“孔子”“布衣”“学者”“夫子”等都是固定名词,这些皆可作为断句依据。
本段文字加标点为: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于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胜矣!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翻译】太史公说:《诗经》有这样的话:“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宽阔的大路让人行走。”尽管我不能回到孔子的时代,然而内心非常向往。我阅读孔氏的书籍,可以想见他的为人。去到鲁地,观看仲尼的宗庙厅堂、车辆服装、礼乐器物,儒生们按时在孔子故居演习礼仪,我流连忘返以至留在那里不愿离去。天下从君王直至贤人,是很多很多了,生前都荣耀一时,死后也就默默无闻了。孔子是个平民,传世十几代,学者尊崇他。上起天子王侯,中原凡是讲习六经的都要以孔夫子为标准来判断是非,孔子可说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下列各项中,虚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旧式婚姻,过去叫做“天作之合”,是非常偶尔的。 B:就这样,经过媒人来回跑了几趟,亲事竟然说成了。 C:结婚以后,姑姑总是拿这件事和她开玩笑,她也总是说姑姑会出坏道儿。 D:可以看出,你曾多次借用她的形象,写进你的小说。至于语言,你自己承认,她是你的第二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