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 B: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C: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D:及以至是,言不辱者 / 谨拜表以闻
17.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没有标点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阳门之介夫死司城子罕入而哭之哀晋人之觇宋者反报于晋侯曰阳门之介夫死而子罕哭之哀而民说殆不可伐也!
( 节选自《檀弓》)
阳门之介夫死/司城子罕入而哭之哀/晋人之覘宋者反报于晋侯曰/阳门之介夫死/而子罕哭之哀/而民说/殆不可伐也!
(宋国的阳门有个卫士死了,司空子罕进城为他哭悼得很悲哀。晋国派到宋国的侦探回去向晋侯报告说:“宋国阳门一个卫士死了,而子罕却哭很伤心,百姓因感动而兴奋,恐怕不适合去讨伐宋国吧!”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从主语入手,先判断出人名。文言文中,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而“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而“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根据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下列各句句式特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②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③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④沛公安在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⑥大王来何操 ⑦吾属今为之虏矣 ⑧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A:①③/②⑧/④⑥/⑤⑦ B:①⑤/③⑦/④⑥/②/⑧ C:①③/④⑥/⑤⑦/②/⑧ D:①⑤/②⑧/③⑦/④⑥
9.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群臣怪之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B:①发尽上指冠 ②樊於期乃前曰 C:①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②阙秦以利晋 D:①常以身翼蔽沛公 ②范增数目项王
7.下列选项中,句式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则告诉不许 B:都督阎公之雅望 C:既自以心为形役 D:而刘夙婴疾病
9.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的一项是 例句: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客有吹洞箫者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7.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A: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舞幽壑之潜蛟 D:粪土当年万户侯
6.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A:无乃尔是过欤 B:恐年岁之不吾与 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11.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译文:所以木头接受墨绳的丈量就能变得挺直,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君子不是生下来就不一样,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C: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译文:这样以后才知道这座山特别突出,与小土丘不一样。 D: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译文:不断流逝的时光就像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生活就像这月,但是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
9.下列各句加点词词类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C: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D:侣鱼虾而友麋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