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下列句子中“相”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B: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D: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3.下列加横线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顾计不知所出耳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B:①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②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D:①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9.下列句子“相”的用法表示“动作偏指一方”的一项是( )
A: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B: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D:贱妾守空房,相见常日稀。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其孰能讥之乎? 其文漫灭 C: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不出,火且尽 D: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B: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C: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D: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愿枉车骑过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行过夷门,见侯生/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B:会其怒,不敢献/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C: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乘骐骥以驰骋兮,來吾道夫先路/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D: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大王亦幸赦臣/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B: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C: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D: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
阅读下面诗歌,完下列各题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终老不复取:通“娶”,娶妻 B.何意致不厚:宽厚
C.何乃太区区:见识短浅 D.会不相从许:副词,有称代作用,代“你”。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B.还必相迎取/会不相从许
C.府吏得闻之/便可速遣之 D.吾今且报府/洵美且异
下列关于文段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段选自汉乐府诗代表作《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它与南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B.选文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采用民歌中常用的起兴手法,用具体的形象来渲染气氛,奠定全诗悲剧基调,同时,在结构上又引起下文的故事。
C.第二段写兰芝诉苦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反映她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有利于激起读者对其的同情。
D.从选文看,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婚姻悲剧的根源是焦仲卿对母亲的言听计从。
【小题1】B【小题1】B【小题1】D
解析:
略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小题(9分):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18.下列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及时相遣归 相:互相B.终老不复取 取:取代
C.谢家来贵门 谢:感谢 D.会不相从许 会:一定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时时为安慰 三岁为妇B.府吏得闻之 朝搴阰之木兰兮
C.何敢助妇语 何以解忧D.吾今且报府 洵美且异
20.下列语句中句式与其它各句不一样的是( )(3分)
A.汝是大家子 B.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C.为仲卿母所谴D.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18.D
19.A
20.C
【解析】
18.
试题分析:A.副词,起指代作用,“我” B.通“娶”,娶妻;C.辞别。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9.
试题分析:A 动词,作为 B.代词,这件事/结构组词,的 C.疑问代词,怎么/疑问代词,什么 D. 副词,暂且/连词并且。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0.
试题分析:C是被动句;其他三项都是判断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