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下面诗句朗读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B: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C: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D: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9.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特点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不拘于时 C:渺渺兮予怀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D:师不必贤于弟子 輮以为轮

7.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 ) 例句:句读之不知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不拘于时,学于余

6.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申之以孝悌之义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为天下笑者

4.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奚以知其然也

A:复驾言兮焉求 B:农人告余以春及 C:既自以心为形役 D:都督阎公之雅望

15.阅读下面课外文言短文,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武)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选自宋·王谠《唐语林》)

(3) 吾不意为娄公所涵!(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没想到竟一直被娄大人包容(容忍)!         (涵1分,句意1分)

【解析】

试题分析:翻译语句要准确翻译关键词语,如句中,关键词“涵”译为“包容”。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译文】

狄梁公与娄师德一同作相国。狄仁杰一直排斥娄师德,武则天问他说:“朕重用你,你知道原因吗?”狄仁杰回答说:“我因为文章出色和品行端正而受到重用,并不是无所作为而依靠别人。”过了一会,武则天对他说:“我曾经不了解你,你作了高官,全仗娄师德提拔。”于是令侍从拿来文件箱,拿了十几篇推荐狄仁杰的奏折给狄仁杰。狄仁杰读了之后,害怕得连忙认错,武则天没有指责他。狄仁杰走出去后说:“我没想到竟一直被娄大人容忍!”而娄公从来没有骄矜的神色。

3.下列句子中“相”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B: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D: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18.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马迁《自序》传后,历写诸篇,各叙其意。既而班固变为诗体号之曰述范晔改彼述名呼之以赞寻赞为例篇有一章事多者则约之使少理寡者则张之令大名实多爽详略不同且欲观人之善恶史之褒贬,盖无假于此也。

(取材于刘知几《史通·内篇·论赞》)

既 班 固 变 为 诗 体/号 之 曰 述/范 晔 改 彼 述 名/呼 之 以 赞/寻 赞 为 例 /篇 有 一 章/事 多 者 则 约 之 使 少/理 寡 者 则 张 之 令 大/名 实 多 爽/详 略 不 同/且 欲 观 人 之 善 恶 史 之 褒 贬

【解析】

试题分析: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本题可根据人名做主语断句,例如,“范 晔”;还可根据句式断句,例如,“者则……之……”等。

考点:能为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为运用E级。

26.翻译。(9分)

①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3分)

②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3分)

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分)

①一天拜见程颐的时候,程颐偶尔坐着打瞌睡。杨时与游酢站在门外等着没有离开。等到程颐醒后,门外积雪已经一尺多厚了。②宝鼎被看作铁锅,美玉被看作石头,黄金被看作土块,珍珠被看作石子,抛弃得到处都是。③后世的人如果只是哀叹而不引为鉴戒,那么又要再让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了。

【解析】

试题分析:翻译语句要准确翻译关键词语,如①句中,关键词“见”译为“拜见”、“ 瞑坐”译为“坐着打瞌睡”、“去”译为“离开”。 ②句中关键词“玉石”“ 珠砾”都译为“把……当做铁锅、石头”。③句中关键词“哀”译为“哀叹”、“ 鉴”译为“引为鉴戒”,翻译时,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25.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将画横线句用“/”断开并翻译。(3分)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1】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注【1】游酢:人名。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解析】

试题分析: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这段话的意思是杨时到洛阳求见程颐。杨时大概当时有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的时候,程颐偶尔坐着打瞌睡。杨时与游酢站在门外等着没有离开。等到程颐醒后,门外积雪已经一尺多厚了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