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下列文段中加点的词。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①刺: ②闻: ③间:
①指责(批评) ②使……听到 ③间或、偶然(偶尔)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片段,回答7~8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7.下面对选文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
A.臣之妻私臣 私:偏爱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指责
C.闻寡人之耳者 闻:使……听到 D.时时而间进 间:间接
8.下面句子中的“于”字解释为“在”的一项是( )( 2分 )
A. 皆以美于徐公 B.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C. 能谤讥于市朝 D. 皆朝于齐
7.D 8.C
阅读能力考察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带点词。
(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
(2)能谤讥于市朝 ( )
(3)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
(4)乃下令 ( )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说明了什么问题?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中的“此”指代什么?“战胜于朝廷”的意思是什么?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1)过失 (2)公共场所 (3)门前和院子里像集市一样 (4)于是,就
2.说明在此之前,齐国在朝政等方面确实存在许多问题。
3.“此”指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这种情况。“战胜于朝廷”是指内政修明,不必用兵就能使别的国家畏服。
4.略
阅读能力考查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能谤讥于市朝。( )
2.翻译句子: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文中的“善”字表现出齐威王的什么心理
4.齐威王纳谏的结果如何?(用原文回答)
5.请分析邹忌讽谏齐王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因素?
1.当面指责,公开讨论
2.几个月之后,有时偶然有进谏的。满一年之后,即使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3.心悦诚服,矜持而又不失开明。
4.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5.(1)邹忌有较高的劝说技巧。
(2)齐威王是明君,善于纳谏。
阅读短文,回答1-3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臣之妻私臣( ) ②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③王之蔽甚矣( ) ④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翻译:
3.用你自己的话说说邹忌是用什么方法成功说服齐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 偏爱 ② 指责 ③(受)蒙蔽 ④ 使……听到;传
2.一年以后,即使想要进谏,也受什么可说的了。
3.邹忌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言辞委婉地进行劝说,既不失对齐王的敬重,又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并愉快地接受了意见。
翻译下列句子。(6分,每句3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2)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译文:
(1)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
(2)董宣不答应,(小太监)用强力使他叩头,董宣两只手撑在地上,始终不肯低头。
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之过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A: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指责 B:能谤讥于市朝 谤:诽谤 C:闻寡人之耳者 闻:使……听到 D:时时而间进 间:间或、偶尔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不同类的一句是()
A: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B: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C: 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D: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乃下令:群臣吏民,__________,受上赏;__________,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