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一般的老师。 B: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一个平民的死也有比国家兴亡更重要。 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为何要飞至九万里高空而南行呢?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狗和猪吃人吃的粮食,却不知道检查反省。
8.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不拘于时 B:吾属今为之虏矣 C: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D:彼且奚适也
2.下列各项中加横线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徘徊于斗牛之间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C:可怜体无比 D:昼夜勤作息]
5.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A:月出于东山之上 B: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C: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9.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B: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C: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D:请罪于母,母不许
10.下列语句中,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译文: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译文: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蠢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蠢人之所以成为蠢人,大概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C: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译文:他和他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那是很使人丢脸的事,以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阿谀奉承。 D: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所以,没有地位高低、年龄大小之分,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7.与“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不然,籍何以至此 C:但见悲鸟号古木 D: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5.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申之以孝悌之义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1.翻译句子
(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尽了自己的努力如果不能达到的人 ,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 ?
(2)借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足可以使耳目得到极大的欢娱,实在令人快乐。
(3)何况我和您在江边上捕鱼打柴。
【解析】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6.下面各句按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死生亦大矣 ②齐彭殇为妄 ③放浪形骸之外 ④不能喻之于怀 ⑤其致一也⑥悟言一室之内
A:①②/③⑤/④⑥ B:①②⑤/③④/⑥ C:①②⑤/③⑥/④ D:①②/③④/⑤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