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桂枝汤组成原则的论述,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A:白芍为臣,益阴敛营,调和营卫 B:大枣为佐,助芍药以和胃缓急,益气补中 C:桂枝为君,解肌发表,助卫阳,通经络 D:生姜为佐,助桂枝辛散风寒,和中止呕

寒凉性对人体的不良作用:

A:助火 B:耗气 C:伤阳 D:敛阴 E:伤津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敛裾 众口铄金 嘉宾 斩钉绝铁 B:凝练 脑羞成怒 蕴藉 矫揉造作 C:安祥 自鸣得意 沧桑 声名狼藉 D:援例 毕恭毕敬 妨碍 饿殍遍野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1分,每小题1分)
(1)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津:

(2)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弥:
(3)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与:

(4)小人之过也必文。文:

(5)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凶:

(6)天下恶乎定?恶:

(7)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要:

(8)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省:

(9)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 择:

(10)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盍:

(11)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强:

20.(1)津:渡口

(2)弥:更加

(3)与:赞许

(4)文:掩饰。

(5)凶:指闹饥荒、歉收。

(6)恶:何、哪里。

(7)要:求取。

(8)省:视察。

(9)择:区别。

(10)盍:副词,何不。

(11)强:竭力、尽力。

下面“发”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①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②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③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④百发百中 ⑤ 野芳发而幽香 ⑥不知近水花先发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⑤⑥ D:②③

选出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 )

A: 外连衡而斗诸侯 斗,使……争斗 B: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穿 C: 涂有饿殍而不知道发。 发,发动群众 D: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浚,疏通,挖深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小题。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徵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孟子·梁惠王下》)

13.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 吾王不豫,吾何以助 豫:游乐

B. 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度:打算

C. 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 说:通“悦”

D. 畜君者,好君也 好:喜爱

1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B. 师行而粮食

C. 流连荒亡,为诸侯忧 D. 从兽无厌谓之荒

1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谈到国君不应自己沉溺于物欲享乐之中,而应乐民所乐,忧民所忧,这样才能天下归心。

B. 本文写了孟子、晏子和齐宣王的对话,劝说齐宣王要与民同乐。

C. 文章紧承齐王“贤者亦有此乐乎”之问,借题发挥,提出为上者应与民同乐、与民同忧的观点。

D. 文章举齐景公与晏子的对话为例做进一步论证,在晏子的谈话中,运用了对比的方法。

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

13.B

14.D

15.B

16.(1)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的人,百姓也会以他的快乐为快乐;以百姓的忧苦为忧苦的人,百姓也会以他的忧苦为忧苦。(2)春天视察耕种的情况,见百姓缺粮就补助他们;秋天视察收获的情况,见百姓歉收就救济他们。

【解析】

13.试题分析:度:法度、标准。

点睛: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14.试题分析:A项,古义:诸侯向天子陈述自己履行职守的情况。今义:向主管部门领导或有关人员报告履行职务的情况。B项,古义:征集并运转粮食而食。今义:名词,供食用的谷物、豆类和薯类的统称。C项,古义:顺流而下忘记返回叫作流,逆流而上忘记返回叫作连。今义:泛指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D项,古今 都有不知道满足或节制的意思。

15.试题分析:是孟子引用了齐景公与晏子的对话。

16.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乐”“忧”“省”“敛”“助”“给”得分翻译。

名句名篇默写

①然后以六合之家,殽函为官;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⑥人生如梦,

⑦地崩山摧壮士死,

⑧卒相与欢, .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⑨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分别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 》。

⑩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分别是:《史记》、《汉书》、《后汉书》、《 》


解析:

下列名言中与唐代杜荀鹤的名诗《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 )

A:无限朱门生饿殍,几多白屋出公卿 B: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C: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D:一叶落,而天下知秋

下列名言中与唐·杜荀鹤的名诗《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即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 )

A:无限朱门生饿殍,几多白屋出公卿 B: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C: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D:一叶落,而天下知秋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