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雄奇险秀,滔滔江水奔流到海.郦道元的诗篇《三峡》中写道:“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文中所写船的平均速度约为(  )

A:5m/s B:10km/h C:50km/h D:100km/h

长江三峡雄奇险秀,滔滔江水奔流到海.郦道元的诗篇《三峡》中写道:“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文中所写船的平均速度约为(  )

A:5m/s B:10km/h C:50km/h D:100km/h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这是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1)诗的前两句与郦道元在《三峡》中写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三峡水流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轻”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和郦道元的《三峡》都写到了“猿声”,请谈谈两者作用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湍急(迅疾,凶险,快速等也可)

(2)“轻”字既写出了船的轻快,也写出了诗人的轻松和喜悦

(3)参考:《三峡》中以“猿声”来衬托秋天悲凉肃杀的气氛;《早发白帝城》中用“猿声” 来表现了作者轻松愉快的心情。

古诗词鉴赏。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免书讯,旋即放舟东下江陵,并作此诗。

1.诗的前两句和郦道元在《三峡》中写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三峡水流 的特点。

2.“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轻”字用得极妙,请做简要赏析。

1. 湍急   

2.“轻”字既写出了船的轻快,也写出了诗人的轻松和喜悦。答案含“船的轻快”“内心的轻松、喜悦”

古诗词鉴赏。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免书讯,旋即放舟东下江陵,并作此诗。

1.诗的前两句和郦道元在《三峡》中写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三峡水流 的特点。(2分)

2.“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轻”字用得极妙,请做简要赏析。

1. 湍急  

2.“轻”字既写出了船的轻快,也写出了诗人的轻松和喜悦。答案含“船的轻快”“内心的轻松、喜悦”两点内容。

4、(2012山东滨州)

三、阅读(共37分)

(一)古诗词鉴赏。(3分)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到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闲赦免书讯,旋即放舟下江陵,并作此诗。

7.诗的前两句郦道元在《三峡》中写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三峡水流 的特点。(1分)

8.“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轻”字用得极妙,请做简要赏析。(2分)

(一)3分

7.湍急    评分:共1分。意思对即可。

8.“轻”字既写出了船的轻快,也写出了诗人的轻松和喜悦。 评分:共2分。答案含“船的轻快”“内心的轻松、喜悦”两点内容,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三峡》)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与朱元思书》中与《三峡》中描写水流湍急的语句“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意思相近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请在下面默写出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自古长江三峡雄奇险秀,滔滔江水奔腾直下。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学家郦道元在其脍炙人口的《三峡》名篇中写道:“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文中所描写船的平均速度约为:

A:5km/h; B:50km/h ; C:100km/h ; D:500km/h.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