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中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 B: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拚博一笑。因合纳斗盆。 成名心想养着这样低劣的东西,终究没有什么用处,不如让它斗一斗,换得一笑了事。因而把两个蟋蟀放在一个斗盆里。 C: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想把这块宝玉让给秦国吧,恐怕秦国的那些城池得不到手,白白地受欺骗;想不让给秦国吧,又担心秦国的大军马上打过来。(因此)商量不出结果来,想找个可以出使去回复秦国的人,也没有找到。 D: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 蔺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用这种欺诈手段,假装划给赵国城池,其实不能到手

15.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不知将军宽至此也 B:卒相与欢,为刎颈交 赵王岂以一璧故欺秦邪 C:欲勿予,即患秦兵来 大王遣一介使至赵 D: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得璧,传之美人,戏弄臣 文学为太常掌故 B: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幸得脱矣 于赵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 C:今日赢为公子亦足矣 欲勿予,即患秦兵 D: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上便宜事

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后患无穷 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C: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D:故军之患于军者三

选出与“少聚徒为盗,乡里患之”中的“患”意思不相同的一项

A: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 B:欲无予,即患秦兵之来 C: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 D: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策之不以其道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①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②君安与项伯有故 C:①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②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D:①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②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奸吏成其私,然无所惩艾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B: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C:因至公车刺取,知虏入云中、代郡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D: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 上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上发兵以御之       ②杀之以应陈涉 B:①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②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C:①其意不在错也       ②齐国其庶几乎 D:①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 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9.与“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故燕王欲结于君

B.而君幸于赵王

C.君何以知燕王

D.今君乃亡赵走燕

10.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臣认为其人勇士 窃:私下、私自

B.使人赵王书 遗:留给

C.为上卿 拜:授官

D.欲勿予,即秦兵之来 患:忧虑、担心

9.B

10.B

【解析】

9.

试题分析:A介词结构后置句 B被动句  C宾语前置句  D省略句。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遗:送、送给。

考点: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分析理解B。

下列各句中的“之”字,按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⑤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⑥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⑦吾见相如,必辱之 ⑧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A:①②⑤/③⑦/④⑧/⑥ B:①⑤/②⑥/③⑦/④/⑧ C:①⑤⑥/②④/③⑦/⑧ D:①⑤/③⑥⑧/③④/⑦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