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文言虚词“其”的意义,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其:在“如……何”前加强反问语气,把……怎么样。) B: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其: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大概”“原来是”。) C: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五柳先生传》)(代作者自己,第一人称) D:亦不详其姓字。(《桃花源记》)(其:他的。)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汤问》)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9—11题(8分)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9.上面的语段节选自课文《 》。(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注意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3分)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11.下列选项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智叟的“笑”体现出他对愚公的嘲讽。
B.愚公认为智叟思想认识非常顽固。
C.愚公的分析体现出发展的眼光。
D.智叟最终被愚公的精神打动并深感内疚。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9—11题(8分)
9.(2分)愚公移山
10.(3分)凭你的余年剩下的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
11.(3分)D
愚公移山(节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
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
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毛: ⑵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
⑶ 惧其不已也 已: ⑷ 无陇断焉 断: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甚矣,汝之不惠!
3.从课文学习中知道, “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 “河阳”“汉阴”等。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请分别写明下列城市所处山水
的位置。
⑴ 江(长江)阴__________ ___; ⑵洛(洛河)阳 ________ __ __; ⑶ 衡(衡山)阳_______ _____ _; ⑷华(华山)阴__________ ___;
1. (1)草木 (2)亡,通“无” (3)停止 (4)隔绝
2. 你太不聪明了。
3.(1)在长江南岸;(2)在洛河北岸;(3)在衡山南面;(4)在华山北面
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词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苟无岁,何以有民 ②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③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A:①和②相同 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 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不同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线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 ③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④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与“权将如吴”(《三国志》)的“如”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B: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C: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选出划线词词性不同的一项
A:羽岂其苗裔邪 B: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 C:故其畜积足恃 D: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距其院东五里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③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④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