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从句式的角度看,下列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11.下列各句与“而今安在哉”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A: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B:固一世之雄也。 C: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D:凌万顷之茫然。

18.下列选项中对句子特殊句式的分类,正确的是( ) ①固一世之雄也 ②凌万顷之茫然 ③而今安在哉 ④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⑤引以为流觞曲水 ⑥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⑦不随以止也 ⑧何为其然也

A:①④/②⑥/③⑧/⑤⑦ B:①⑦/②④/③⑧/⑤⑥ C:①④/②⑥/③⑤/⑦⑧ D:①⑦/②⑥/③⑤/④⑧

9.下列句子,句式与其他句子不相同的一项是

A: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肇锡余以嘉名: D:恐年岁之不吾与

13.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自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

2.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1.从那不变的一面看,那么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没有尽头。

2.本来是一代雄杰啊,但今天又在哪里呢?

【解析】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凌万顷之茫然。 C:而又何羡乎。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18.翻译下列句子。(共8分)

(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分)

(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3分)

(3)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2分)

(1)以地位低的人为师,那就足以感到耻辱,以官位高的人为师,那就近于谄媚。(3分)(“位卑”“官盛”补充省略内容各1分,“则”字1分)

(2)我自认为这个州里所有的不同于常态的山水,我全都享有过了,却从不知西山的奇异独特。(3分)(“是”、“山水有异态者”(定语后置句)、“未始”,各1分)

(3)(他)本是就是一时的英雄,如今却在哪里呢?(2分)(“而”“安在”(宾语前置句)各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文言特殊句式进行重点翻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一般在

直译的基础上,而后意译。整句翻译时,再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做到文通句顺,表意准确。注意三句关键字句的翻译,(1)“位卑”“官盛”补充省略内容(2)“是”、“山水有异态者”(定语后置句)、“未始”(3)“而”“安在”(宾语前置句)。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下列各句中表疑问的方式与“蹈死不顾,亦曷故哉”的方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B:王之所大欲,可得闻欤? C: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君安与项伯有故? C: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D:不然,籍何以至此?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