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出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句子()。
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下列句子不属于被动句式的一项是( )
A:而刘夙婴疾病 B:不拘于时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与“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相同的一组是( )
A: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C: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D: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3.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 )
A:臣少多疾病 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 D:而后乃今将图南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B: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C: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 D: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下列各句在句式特点上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今安在哉
A: 之二虫又何知 B: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C:妪,先大母婢也 D: 客有吹洞箫者
下列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可使有勇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B:不吾知也 故不我若也 惟兄嫂是依 C:加之以师旅 风乎舞雩 苟以天下之大 D: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轮扁,斫轮者也。 妪,先大母婢也
课内文言文阅读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 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 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0.对下列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往往:到处。
B.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逾庖:越过厨房。
C.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抚:安抚。
D.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殆:大概。
11.下列各项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A.臣之所好者,道也。 B.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C.智勇多困于所溺。 D.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10.C
11.C
【解析】
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C项,抚:对待。所以选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句式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常见的文言句式类型,例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判断。例句为被动句。A项,为判断句。B项为状语后置。D项为定语后置。所以选C。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13分)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②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 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 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③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④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⑤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5.解释文中加点词:(4分)
①顾视 ②辟 ③当 ④迨 ⑤牖 ⑥既 ⑦凭 ⑧制
16.翻译文中划线句子:(5分)
①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②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17.下列加点词用法不一样的一句是:( ) (2分)
A. 垣墙周庭 B. 可怜焦土 C. 借书满架 D. 草木行列
18.下列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由记轩入笔,由轩及人,行文中始终渗透着一种家世之痛以及作者和亲人的深厚情感。
B.文章首段先描写了项脊轩修葺前“小、破、旧、暗”的特点,接着又转入描写修葺后焕然一新的局面,令人印象深刻。
C.文章第②段在通过“东犬西吠”、“鸡栖于厅”两个细节写出分家后的凌乱场面,流露出作者对家族衰败的哀痛。
D.全文语言朴素自然,境界开阔,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平静而不露声色地叙写往事,字里行间,处处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15.①顾视:环视、环顾、向四周看、四下看 ②辟:开、设、设置 ③当:抵当、挡着 ④迨:等到、到 ⑤牖:窗、窗户 ⑥已经 在…以后 ⑦靠着 ⑧制:格局、样式、样子、格式
16.①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美丽可爱。(三五、省谓、斑驳、风移影动)
②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在保护着吧。(凡、得、不焚、殆)
17.C
18.D
【解析】
15.
试题分析: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文言特殊句式进行重点翻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一般在
直译的基础上,而后意译。整句翻译时,再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做到文通句顺,表意准确。注意两句关键字句的翻译:①“三五”“斑驳”“珊珊”;②“凡”“四遭”“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7.
试题分析: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词性或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随着词性的改变,这个词又同时具有新的含义。本题的词类活用主要有:1.名词活用为动词, 2.形容词用为动词。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重要的特殊现象,因此必须了解并学会推断。否则,会影响对一些句子的理解。分析可知,垣,名词活用作动词,修筑;焦土,名词作动词,变成焦土;形容词“满”处在谓语位置,用作动词:装满;行列,名词作动词,排成行列。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8.
试题分析: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在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正确理
解额把握的基础上,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做出恰当的评价。分析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是否准确、深刻、全面、客观或偏激、浮浅、片面、主观臆断等。可采用假设法与代入法,把句子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与选项所在相应段落进行比较。结合语境分析可知,D.“境界开阔”错误。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共22分)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也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选自归有光《项脊轩志》)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顾:拜访 B.客逾庖而宴 逾:越过
C.比去,以手阖门 比:等到 D.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手:亲手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娘以指叩门扉曰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B.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C.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D.顷之,持一象笏至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14.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B.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C.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D.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15.对文章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志”即“记”,是古代一种叙事、抒情的文体,《项脊轩志》就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篇。
B.作者善于撷取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和场面刻画人物,善于以清淡朴素之笔写身边琐事,亲切感人。
C.“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是承上启下的转折过渡句,“多可喜”指第一部分悠然自得的读书生活,以及家庭乐事,这是承上。“亦多可悲”指下文回忆家庭生活中可悲之事,属启下。
D.作者在回忆祖母往事的时候,于回忆之中隐含着对祖母的怀念之情,也抒发了自己才华横溢却无处施展的怨愤之情。
16.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0分)
(1)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4分)
(2)某所,而母立于兹。(3分)
(3)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3分)
【答案】
12.A
13.B
14.A
15.D
16.(1)这个老婆婆,是我死去的祖母的婢女,哺养两代人,先母待她很好。(4分)
(2)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3分)
(3)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太像个女孩子呀?(3分)
【解析】
12.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猜测出词义,A解释错误,顾,环顾,左看右看。所以选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B项“于”,均为介词,在;A项第一个“以”是介词,用;第二个“以”是连词,用来; C项第一个“乃”是副词,才;第二个“乃”是代词,你的;D项第一个“之”是音节助词,不译;第二个“之”是结构助词,的。所以选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
试题分析: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所以选A。
考点:能为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为运用E级。
15.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D “抒发了自己才华横溢却无处施展的怨愤之情”,理解不正确,应是“表达了光阴易逝而自己却功名未就,辜负亲人抚育和期望的伤痛心情”。所以选D。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6.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判断句“妪,先大母婢也” “乳” “抚” “而” “兹” “何” “大类”。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