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42岁。主诉乏力7个月,伴左上腹饱胀感。查体:浅表淋巴结未及,肝未及,脾肋下4cm。RBC 3.0x10/L,HGB 100g/L,WBC 120x10/L,PLT 300x10/L。分类:原粒0.03,早幼粒0.03,中幼粒0.1,晚幼粒0.4,杆粒0.34,嗜碱性粒细胞0.02,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阴性。

3年后患者出现发热,贫血加重,脾大,脾肋下6cm。HGB 80/L,WBC 202x10/L,PLT 1100x10/L。骨髓检查:原粒0.12,早幼粒0.3,嗜碱性粒细胞0.25。应是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变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单变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并存

在线摄影中,将滤线栅置于胶片与肢体之间,焦点到滤线栅的距离与滤线栅焦距相等,并使X线中心线对准滤线栅中心线。使用滤线栅摄影时,冲洗后的照片有的中心有密度而两侧无密度,有的一边高密度,一边低密度。

被照体因素(原子序数、密度、厚度)所形成的对比度称为

A:胶片对比度 B:X线对比度 C:物体对比度 D:光学对比度 E:人工对比度

由X线管焦点辐射出的X线穿过被检体时,受到被检体各组织的吸收和散射而衰减,使透过的X线强度的分布呈现差异,到达屏-片系统,转换成可见光强度的分布差异,并传递给胶片,形成银颗粒的空间分布,再经显影处理成为二维光学分布,形成X线照片影像。

被检体各组织对X线的吸收和散射是由于

A:X线对比度 B:物体对比度 C:人工对比度 D:胶片对比度 E:光学对比度

某女性患者,43岁,主诉乏力7个月,伴左上腹饱胀感。查体:浅表淋巴结未及,肝未及,脾肋下4cm。RBC 3.0×10/L,HGB 100g/L,WBC 120×10/L,PLT 300×10/L。分类:原粒0.03,早幼粒0.03,中幼粒0.1,晚幼粒0.4,杆粒0.34,嗜碱性粒细胞0.02,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阴性。

3年后患者出现发热,贫血加重,脾大,脾肋下6cm。HGB 80/L,WBC 202×10/L,PLT 1100×10/L。骨髓检查:原粒0.12,早幼粒0.3,嗜碱性粒细胞0.25。应是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变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单变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并存

下列对生物体内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B:在线粒体中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C: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 D:细胞内各种形式的能量转换都是以ATP为中心环节的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线粒体中形成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B: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C:在叶肉细胞内生成ATP需要光能 D:ATP水解2次生成的产物之一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以下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TP的结构简式中“A”表示腺嘌呤,“P”表示磷酸基团 B:原核细胞中ATP只能依靠无氧呼吸产生 C:叶肉细胞中只有叶绿体和线粒体能产生ATP D:在线粒体中形成ATP时,不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