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

P愈小则

A:说明两样本均数差别愈大 B: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C:说明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D:愈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愈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

t检验结果,P>0.05,可以认为

A:两总体均数差别无显著性 B: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性 C: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D: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E:以上都不对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

在一项抽样研究中,当样本量逐渐增大时

A:标准差逐渐减少 B:标准误逐渐减少 C:标准差逐渐增大 D:标准误逐渐增大 E:标准差和标准误都逐渐增大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

t

A:两总体均数,差别无显著性 B: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C: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性 D: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E:以上均不是

某女性患者,43岁,患骨髓纤维化,系统性红斑狼疮,曾因贫血输AB型血800ml。本次入院时,Hb25g/L,做ABO血型时,出现正反不符现象,并与AB型及O型血交叉配血时主侧出现凝集。

当怀疑存在自身抗体和同种抗体时应

A:首先用自身吸收放散试验去掉自身抗体,再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是否存在同种抗体,鉴定抗体特异性 B:首先用配组细胞检测是否存在同种抗体,再用自身吸收放散试验去掉自身抗体,鉴定抗体特异性 C:首先洗涤去掉自身抗体,再用配组细胞检测是否存在同种抗体,鉴定抗体特异性 D:首先用自身吸收放散试验去掉自身抗体,再用配组细胞检测是否存在同种抗体,鉴定抗体特异性 E:首先用配组细胞检测是否存在同种抗体,鉴定抗体特异性,再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自身抗体

某女性患者,42岁。患骨髓纤维化,系统性红斑狼疮,曾因贫血输AB型血800ml。本次入院时,Hb 25g/L,做ABO血型时,出现正反不符现象,并与AB型及O型血交叉配血时主侧出现凝集。

当怀疑存在自身抗体和同种抗体时应

A:首先用自身吸收放散试验去掉自身抗体,再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是否存在同种抗体,鉴定抗体特异性 B:首先用配组细胞检测是否存在同种抗体,再用自身吸收放散试验去掉自身抗体,鉴定抗体特异性 C:首先洗涤去掉自身抗体,再用配组细胞检测是否存在同种抗体,鉴定抗体特异性 D:首先用自身吸收放散试验去掉自身抗体,再用配组细胞检测是否存在同种抗体,鉴定抗体特异性 E:首先用配组细胞检测是否存在同种抗体,鉴定抗体特异性,再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自身抗体

某职业病防治所对某厂石棉矿工进行了用力肺活量测定,测定的总人数为31人,其中11人已确诊为石棉肺患者,9人是可疑患者,另外11人是非患者。比较3组的平均用力肺活量发现:三个样本均数各不相同

欲比较三组所属的总体均数有无差别,应进行

A:两两比较的t检验 B:两两比较的μ检验 C: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D: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 E:方差齐性检验

抗体酶与非催化性抗体的作用比较()

A:都有很高特异性 B:反应都可逆 C:反应过程的结合阶段二者没区别 D:反应过程的反应阶段相同 E:与抗体抗原反应一样抗体酶和底物的比例最适合时反应速度最快

右图表示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对抗体的消化作用。据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两种蛋白酶均能使抗体失去活性 B: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C:比较催化抗体分解时断裂的肽键数目,胃蛋白酶要多于木瓜蛋白酶 D: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催化氧化法分解有机试样时()与分解效果有关。

A:催化剂性能及反应时间 B:加热温度及氧气的流速 C:试样的取量 D:试样的酸碱性质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