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男患儿,4岁,自幼右鼻塞,近半年来反复出现发热头痛并有右侧鼻孔流清水样涕,每静脉滴注抗生素后好转。复又出现发热头痛2天来就诊。查体:双侧眼距较宽;右侧鼻腔内可见粉红色肿物,质软,鼻腔内较多清亮液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关于治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提示:鼻窦 CT示:前颅底骨质缺损,鼻腔内软组织密度影,考虑为颅脑组织突入鼻腔。初步诊断为:鼻内脑膜脑膨出

A:应用足量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 B:加强支持对症治疗 C:取头高卧位,降低颅内压 D: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多进食少渣含纤维少的食物 E:鼻腔填塞纱条对突出脑膜脑组织起到支撑作用并预防进一步的膨出 F:鼻腔滴用抗生素滴鼻液 G:感染控制后进行前颅底修复手术

在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加入下列物质并保温一段时间后,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温度、pH在本实验中均属于无关变量 B:加入碘液后,溶液变蓝的只有乙试管 C:加入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溶液呈现砖红色的在甲试管和丙试管 D: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三支试管中的溶液均变蓝色

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A:1、3试管内都呈蓝色,5号试管内呈砖红色 B:3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C: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 D: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号试管内呈紫色

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A:1、3、5号试管内都呈蓝色 B:3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C: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 D: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号试管内呈紫色

现有三支试管A、B、C,先向试管内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下图中所示步骤操作,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A试管和B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B:A试管和C试管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C:实验结果是A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 D:实验结果是B试管和C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

现有三只试管①、②、③,先向各试管内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图中所示步骤操作,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①和②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B:①和③试管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C:实验结果是只有①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 D:实验结果是②、③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

某学生为了验证唾液的功能,做了如下一组实验:取甲、乙两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糊(2mL),甲试管内又加入了2mL唾液。两试管同时在37℃的温水中保持10min后取出,各加入0.5mL碘液,发现只有乙试管内呈蓝色反应。此学生的实验程序上存在一个问题,它是()

A:乙试管应置于低温或室温 B:乙试管应加胃液 C:乙试管应加唾液等量的蒸馏水 D:应再加一个试管,内加些酸或碱

某实验小组为了验证乙烯的生理作用进行了下列实验:取甲、乙两箱尚未成熟的番茄果实(绿色),甲箱用一定量的乙烯利(可释放出乙烯)处理;乙箱不加乙烯利作为对照。当发现两箱番茄果实颜色有差异时,从这两箱中取等量的果肉,分别研磨成匀浆,除去匀浆中色素,过滤。取无色的等量滤液分别加入甲、乙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加热煮沸后,摇匀观察。下列对该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甲箱番茄呈红色 B:乙箱番茄呈绿色 C:甲试管中也呈砖红色,但比乙试管中的颜色浅 D:乙试管中呈砖红色

现有甲、乙、丙三只大鼠,甲鼠体内含有大量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乙鼠先天性胸腺缺乏,丙鼠正常。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鼠体内的胰岛素属于抗原 B:乙鼠免疫功能缺乏,抗病毒能力弱 C:丙鼠体内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 D:甲鼠的尿液在试管中与斐林试剂混合,经沸水浴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奶牛,四个乳区乳汁均现红色,持续 2 天不见好转;乳房无明显血肿,无全身症状,乳汁 于试管静置后,红色部分下沉,上层乳汁无异常变化。

如果红色乳汁仅见于一个乳区,且该乳区表面有刺伤,可见乳汁通过创口外渗。该牛可能发生的是

A:血乳 B:出血性乳房炎 C:乳房轻度创伤 D:乳房深部创伤 E:漏乳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